✔ 最佳答案
楚國最初被視為蠻夷,本身亦拒絕加入華夏。楚人的霸道中原諸國看不慣,好像秦末反抗軍以楚人主導,項羽被譏諷" 沐猴而冠"。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5/15z0507.htm
楚國
古國名,姓。始祖鬻熊。西周時立國於荊山一帶,建都丹陽(今湖北秭歸境內)。常與周人發生戰爭,周人稱之為荊蠻。熊渠做國君時,國力強大起來,後建都於郢。春秋時期,楚不斷擴張,成為領土最大的諸侯國,也是與晉爭霸的主要對手。戰國時,楚領土依然不斷擴大。但由於楚國政策的失誤,在對秦的戰爭,屢遭失敗,國力日衰。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都,楚被迫遷都陳,又遷至壽春。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6/15z0605.htm
五霸
先秦時期五個勢力強大的諸侯國。亦作五伯。其具體所指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左傳》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杜預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主張五霸分指夏、商、周三代的五個諸侯國。此說沿用《白虎通.號》和《風俗通.皇霸》的說法,乃依據《國語.鄭語》和《論語.憲問》的材料拼湊而成。但夏、商兩代史事渺茫難考,有關昆吾、大彭、豕韋的情況也缺少記載,是否出現了諸侯爭霸活動更無以證明。(2)《孟子.告子下》稱:「五霸,桓公為盛。」顯然是指春秋時代的五個國君而言。故趙岐注:「五霸者,大國秉直道以率諸侯,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是也。」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說法,不過其中的秦穆公、宋襄公並未成為中原霸主。(3)《荀子.王霸》以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為「五伯」。從春秋的歷史狀況看,此說較為恰當。大國爭霸是春秋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時因諸侯割據,未能形成統一的政治核心,所以司馬遷說:「幽厲之後,周室衰微,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孔子也講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諸侯中相繼興起的強國,有的以「尊王」、「攘夷」為口號,如齊桓公、晉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認可,如越王勾踐;有的則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莊王。他們都為爭奪僕從國而展開政治和軍事的角逐,以謀求霸主地位。事實上,春秋數百年間,追求並達到這種地位的君主不止五位,齊桓公等不過是最著名的幾個代表。由於論者取捨標準不同,故而出現了分歧的說法。從歷史上看,五霸並非實指,應是春秋時代的政治特徵,不必拘於是哪五伯。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4/15z0409.htm
楚莊王
楚穆王之子,名侶,春秋時楚國的國君,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他曾整頓內政,興修水利,任用平民出身的孫叔敖為令尹,發展經濟,使農工商賈各守其業。政治上遵循「楚國之令典」,注意選用舊貴族,「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加強了貴族的力量。軍事上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陣法,使兵士之間團結一致。這些有力措施,為楚莊王的霸業奠定了物質基礎。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攻滅庸國(今湖北竹山西南),國勢大盛,繼而又進攻陸渾之戎,陳兵周疆,派人詢問象徵天子權威的九鼎之輕重。後在邲(今河南滎陽北)之戰大敗晉軍,陸續使魯、宋、鄭、陳等國歸附,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3/15z0319.htm
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莊王時,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誅平百蠻,國力增強,便不斷向中原用兵,與晉爭奪霸主地位。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閱兵周疆,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軍,楚莊王趁機向王孫滿問九鼎之輕重。九鼎是王權的象徵,這說明楚莊王志在窺視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