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孫中山和袁世凱問題???

2012-06-19 12:33 am
1.孫中山不應把臨時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你贊成孫中山「聯俄容共」的主張嗎?有何利弊?

回答 (2)

2012-06-19 1:03 am
✔ 最佳答案
1.參考http://books.sina.com/bg/funny/focus/excerpt/sz/rw/2011-11-01/2152292352.html
2.利:壯大自己勢力,打敗軍閥
獲得蘇聯軍事和財政援助
弊:有利共產黨高速擴張
加快黨內內訌
削弱抗共的力量,間接為共產黨在國共內戰締造勝利
2012-06-19 12:48 am
這些是聯俄容共的資料:


聯俄容共或中共單方面稱聯俄聯共是孫文晚年所推動,引入外援協助中國國民黨、建立黨軍的政策。
由於國民黨軍事力量不足以抵抗軍閥,兩次護法運動均以失敗告終,孫文認為必須建造自己的軍隊。在西方列強拒絕給予孫文援助的情況下,新成立的蘇俄卻宣布廢除前沙俄與中國的部分不平等條約,利用中國國民黨發展起來的組織輸出共產革命。1922年8月,越飛到北京任蘇聯駐華全權代表,首先致函正在洛陽的軍事實力最強的吳佩孚將軍,希望建立合作關係,但遭到吳的拒絕。然後在上海與孫中山會面。與孫中山會面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孫越宣言),開始國民黨與蘇聯及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的中國分部)的合作關係。在孫越宣言中俄方表示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承諾不在中國進行共產革命,認為共產主義制度不適合中國國情,孫文與蘇俄的關係才日益密切。
孫文在1923年(民國12年)與共產國際合作,蘇俄方面給予孫文大量武器和財政援助,並派出軍事顧問幫助孫文建軍北伐。隔年,黃埔軍校成立。在蘇聯的影響下,孫文同意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史稱「聯俄容共」,共產黨在後來將其稱爲第一次國共合作。共產黨方面日後稱孫文的政策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新三民主義),而這與國民黨人對「容共」政策的理解並不一樣,認為孫中山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是真的,但其至始至終只有一個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無所謂新舊。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確定了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並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選舉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25名中央執行委員中,譚平山、李大釗、於樹德為中共黨員;在17名候補委員中,沈定一、林祖涵、毛澤東、於方舟、瞿秋白、韓麟符、張國燾為中共黨員。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擔任重要職務的共產黨員有:組織部長譚平山、農民部長林祖涵、宣傳部代理部長毛澤東等。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共三人,廖仲愷、戴季陶為國民黨員,譚平山為中共黨員。隨後,全國大部分地區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員為骨幹改組或建立了國民黨各級黨部。國民黨的「一全」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孫文逝世後,共產黨人受蘇俄指使在國民黨內部發展迅速,控制了國民黨的諸多重要職務,引起國民黨內激烈的政治鬥爭。在蔣中正率領的北伐軍佔領上海後,國民黨在財政上不再需要蘇俄的援助,在南京的蔣中正隨即發動清黨;武漢的親共派首領汪精衛在偶然獲得共產國際關於在中國行動策略的文件後,也開始清黨。國民黨的聯俄容共政策到此結束。中國共産黨在同時針對國民黨在上海、廣州、南昌等地組織發起起義,失敗後進入農村地區發展,繼續接受蘇俄援助,進行反對當時國民政府的活動。
參考: zh.wikipedia.org/zh-tw/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6: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618000051KK003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