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前言
近期很多朋友都問我,『為什麼球這個生意,愈來愈難做了?』在與朋友、各級夥伴交換心得後,我認為有必要以此篇文章,跟大家說明我的看法。許多各級夥伴都有提到,水位都做到行情價,量也很大了,為什麼就是不賺錢?而別人的報表看起來量大、獲利也好,為什麼當自己下來做,反而跟看到的不一樣呢?其實這類報表,對我而言看看就好,不論報表真假,重點在於您自己有沒有賺到錢。當然在收集市場資訊中,不時聽到知名球公司以不肖方法取得獲利,這種行為只會讓「賭」這門生意每況愈下!!
收球賺錢應該是靠「對的價錢」、「適當佔成」和「經營理念」!!
價錢不對的量,多做只是多虧!!
[價錢不對]!!??
近幾年,因為網路發達資訊便捷,大家一窩蜂的認為球好賺,以為有量就有錢,就好比人潮就是錢潮。大家削價競爭導致價錢、佔成數不斷調整,最後莊家優勢不見了,價錢從原本的賠率0.94退水1%,漸漸演變成賠率0.95退水1.5%甚至更好。再加上以為客人輸面高,要高佔成,才會贏的多,甚至出現呆帳時,高佔成可以用來挖東牆補西牆。但『價錢不對』不見得賺的到錢!!您佔高成數真的有賺的比較多嗎?
莊家優勢就是賠率和水錢,目前台灣賠率幾乎皆是0.95退水1.5%,表示客人下100,贏錢拿96.5(贏賠率95+退水1.5),輸錢退1.5退水,故只輸-98.5,這中間只有2%的利潤空間。但這樣的價錢是不對的!!
在賠率0.95退水1.5%的情況下,因為價錢不對,所以莊家在收球時,東的水錢不夠中分洞一場產生損失。不論NBA或MLB「對的價錢」都應該是至少東4% ~ 5%,再搭配適當的操盤和風險控管,莊家根本不需擔心當發生中分洞場次的損失。
『佔成結構』不合理?
公司和各級夥伴應該是同一陣線的,雙方承擔一樣的好、壞!!所謂「適當的佔成結構」,則是2/8或是3/7佔成,這樣不論是各級夥伴或是公司,大家每一個層級皆佔約20%-30%的成數,彼此承擔的風險大致相同,各層級間輸贏金額差異不大,禍福與共!! 但是,現在大家都要高佔成,當您佔99%,公司僅佔1%,這代表客人下100萬注單,各級夥伴在前面就已經先輸贏99萬,回到公司僅剩下1萬,這樣公司能夠敏感的適時調整分盤嗎?試想您的單最後回到公司,需要多少量,公司的分盤才會跳動?不是公司操盤太差、也不是客人太會贏;而是唯有在公司與各級夥伴取得分配的平衡點,才能達到長遠利益共享,雙贏的局面。
再者,各級夥伴層級多不見得是好事,雖然層級多較容易尋找客人,但佔成就只有100%可以分,能有幾個層級? 不是一味的想拉代理就可以賺到錢,要找到會下球的客人,大家才有獲利!!
合理的價錢與成數,才是王道
就我所知,國外價錢最好的知名球公司,其賠率方面,在籃球讓分盤都東5%還壓水的盤口;而棒球方面,獨贏盤東到4%、一輸二贏更是東到5%。試問台灣球公司哪來的實力可以做到只東最多2% 的價錢???
一間球公司若只佔1%的佔成,假設以最簡單球公司獲利1%來看,(同場比賽會員下強、弱隊兩筆注單各100,以客人輸-98.5,贏96.5,球公司獲利1%[即(98.5-96.5)/200]),他每月要收100億以上才有可能每月賺100萬(100億*1%*1%=100萬),一個寶島台灣,是可以產生多少個百億以上的球量呢??「盤口」是球公司開出的,當價錢不對,東的水錢連分擔中分洞損失都不夠時,球公司已經不是單純從收球獲利。只東2%的價錢,隨便跳盤都會造成收球損失,難道球公司不會出來打自己的分盤獲利嗎? 這種打給自己系統盤口的行為,不就變成詐騙了嗎??
客人、莊家是一體兩面的,客人會下球,一定是他看好這個球隊,覺得他會贏,贏了賺一倍,相對的莊家(代理和球公司)就必須保證,不管客人下多少,客人贏的錢都付得出來。以消費者角度來看,買東西一定是挑性質相同價格便宜的買,但賣方,是不是也要仔細評估我們收的球,價錢對不對,風險控管適不適合呢??
以前大家都說「球」好做,因為他們是在對的價錢下「收球」,不像現在,在不合理價錢下「賭球」!! 莊家收球要賺錢,並不是只有量起來而已,價錢也要對。那什麼是「對的價錢」,基本上就是「可以賺錢的賠率」、「適當的保留退水」,這二者缺一不可!! 莊家收球,不論哪邊贏錢,都是利用所賺水錢來分擔中分洞、多頭、呆帳風險。所以莊家必須堅持「對的價錢」,才能繼續「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