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人口年齡分佈和家庭結構由60年代至現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加上醫療技術進步,平均壽命達83歲數,但出生率卻持續下降,要這一少撮青年人在未來數十年供養不斷增加的長者,基本是不可能承擔的社會責任。此外,上一代家庭子女有3-4人,當父母退休時,除自己積蓄外,每個子女給一、兩千元也可維持舒適生活。但現今多是一孩家庭,青年人連自己也不能好好獨立,父母能「養兒防老」已不可靠,唯有由自己積穀防飢才是最佳方法。
強積金由2000年到現在,12年間已累積接近4000億港元,不實施強積金計劃也要以稅收等其他方法解決這重擔。雖然大部分人的強積金資產只得十多萬或以下,但試想如無這計劃強迫一些毫無儲蓄習慣的青年人,他們會自發儲存退休金嗎?結果會像現時長者要依賴綜援過活,民怨一樣會發生,分別只在時間先後問題。
現在有關強積金的民怨是一群政客有心在即將參選立法會選舉前提升曝光率而挑起的話題,並非全心為整體香港公眾長遠利益切想,假如只為嘩眾取寵而取消強積金,後果可能不敢想像。其實要有令公眾得益,有效的營運和監視受託人開支、政府加強對大眾市民關於基金知識的教育,才能令這制度有效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