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 鄉試和殿試考中了稱作什麼?

2012-05-13 8:47 pm
各試的一二三名都要!

回答 (2)

2012-05-13 9:11 pm
✔ 最佳答案
會試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於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鄉試之次年春季,即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舉行,又稱為「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報考資格須為舉人,包括已任官之舉人。赴試舉人都享有公家車船駁送待遇,稱為「公車」。會試錄取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稱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為「會魁」。會試後貢士再由殿試複試依成績分甲賜等第,成為進士。 鄉試鄉試是科舉考試中的地方考試。又稱為「大比」[1]。 參加考試人員,需有庠生、貢生等諸生資格。考三場,每場三日,考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前五名稱為「經魁」。 鄉試考試範圍鄉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閣學士充任正副主考官赴各省主持,試《四書》、《五經》、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 鄉試考試對象鄉試由天子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員未入流者)經科試合格,均准應試,但有過失而罷黜的官吏、街頭藝人、妓院之人、父母喪事未滿三年的,均不准應試。 殿試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唐代武則天首創,天授元年(690年)「策貢士於洛成殿」。後於宋開寶六年(973年)成為定例,由皇帝親自在宮殿中主持,有時皇帝會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 清乾隆以前,並無舉行殿試的固定宮殿,自乾隆始,將殿試場所定為紫禁城中的保和殿,殿試後,在太和殿舉行揭曉儀式,因殿試發榜用黃紙,故稱金榜,又分大小金榜,故考中進士者稱「金榜題名」[1]。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 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把考進士分為五甲,元順帝時又將進士分為三甲。殿試第一等的稱為「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人,即狀元、探花、榜眼;第二等的稱為「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的稱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甲與三甲的第一名都叫傳臚。康熙年間,謹防作弊,大臣之子弟均置為三甲,即最末甲。一甲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與探花則授官翰林院編修,二甲、三甲進士則分別授庶吉士、主事、知縣等。至二十九日,狀元率所有的進士上表謝恩。
參考: 知識+網路(维基百科)
2012-05-14 7:16 am
http://www.chiculture.net/1102/html/c/1102c18.html
明清科舉一直採用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制。惟明清科舉必由學校,士人要參加科舉考試,必先考試進學(指成為府、州、縣學及國子監的生員),並要通過科考,待考試合格才能參加鄉試。
鄉試
明清時期,國子監生員及各省府州縣學生員經過科考或錄科、錄遺考試合格,均可以參加本省的鄉試。
鄉試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在京師和省城的貢院舉行。正、副主考官由皇帝欽命。鄉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一般在九月發榜。每場考試前一日寅時(凌晨3時到5時之間),開始點名讓考生入場,經搜身檢查後,按座位號進入號舍等候考試。次日子時(半夜11時到1時之間),發題考試;第三日,傍晚以前交卷,離開考場。考試後,試卷經封彌、謄錄、評閱後,由主考官最後決定取錄名單,各省均有一定的錄取名額。
鄉試合格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明清鄉試還在規定名額之外,再錄取若干人,稱為「副榜」。副榜舉人不得參加會試,但可送國子監讀書。
會試
明清會試,亦由禮部主持,主考官略同鄉試,而官階更高,人數更多。舉人經過禮部複試合格,方可以赴京師參加會試。會試亦考三場,考試方法與內容也略同鄉試。
明清會試錄取人數無定額,一般為二、三百人左右。會試合格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
貢士也需經過複試合格,方可以參加殿試。明清殿試由皇帝主持,另設讀卷官若干人。只考一場,試時務策一道,當天交卷。對策試卷只封彌但不謄錄,一般也不黜落,只是重新排列名次高低而已。清末的殿試甚至只重考卷書法而輕策文的內容。
據統計,明代共取進士24,624人,清代共取進士26,888人。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48: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513000010KK031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