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沉迷 青年愈趨隱蔽
圖片參考:
http://ls.hket.com/UserFiles/Image/060/pic_01.jpg
早陣子,我們都愛進行集體回憶,由石硤尾公屋到天星碼頭,每件舊事舊物都總會對正了某些人的口味。深想一層,數十載後,甚麼東西會成為這一代青少年的集體回憶?是PSP還是PS3?甚至是MSN和Blog?不過,大家記得的又會否只是這些電子科技產物引申而來的晦暗歷史? 遊戲機、互聯網的出現為我們帶來便利,可以調劑我們的生活。可是,在這些電子科技產物愈趨普及的同時,似乎已經觸發警號,令我們意識到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在,有人稱這類科技產物為「現代鴉片」,它使不少青少年沉迷、依賴、成癮,最終由個人層面跳升至社會問題。最近,一則我們見慣不驚的新聞又再次敲了一下警鐘︰ 少年通宵打機昏厥一名15歲的天水圍少年在區內一間網吧通宵打機,懷疑因時間過長,體力不支,以致打機期間突然全身抽搐,導致昏迷。友人即時報警求助,幸而少年經送院搶救後恢復清醒,檢驗後並無大礙。
沉迷變得隱蔽事實上,這類報道不時出現,我們對那個「因被拒打機而斬母的10歲小孩」和那個「患感冒而通宵打機的昏迷少年」仍然記憶猶新(詳見新聞剪輯)。然而,事件出現後,社會大眾卻經常着眼於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它所帶給我們的啟示。 「10歲小孩」與「昏迷少年」兩者都被遊戲機所牽引,而且他們都稍欠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致成為報道中的主角。若我們將事件推演下去—他們繼續這種生活習慣繼續這樣沉迷的話,或許,他們最終會成為大眾口中的「隱蔽青年」(詳見前設知識)。 打機不一定隱蔽畢竟打機是個人活動,而隱蔽青年又欠缺社交能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打機與隱蔽青年兩者的關係。但值得留意的是,隱蔽青年大多數沉迷打機,可是沉迷打機的,卻不一定會成為隱蔽青年。這是由於促成青年「隱蔽」的成因很多,它可說是個人、家庭環境與社會問題交織的結果,因此我們斷不能單憑沉迷打機一點,而將身邊的人定義為隱蔽青年。
前設知識︰隱蔽青年 基本定義︰隱蔽青年指一些自我封閉的青少年,他們認為自己難以在社會上擁有地位,以及不擅社交,害怕與人交往。 出處︰隱蔽青年一詞可說是源於日本,由日本心理學家齊藤環所發明,而據研究後,他發現日本的隱蔽青年人數高達100萬,約佔全國青少年人口的10%。 特徵︰由於世界各地的客觀環境不同,故隱蔽青年的特徵亦各有不同。在日本,隱蔽青年多為中產家庭中的長子;在香港,隱蔽青年則多為低收入家庭中的獨生子。 如何界定?
在香港的社會服務團體多會使用以下的特徵來界定某一個人是否「隱蔽」(Socially Withdraw)︰ 與社會上各項系統缺乏連繋及沒有從事或參與其活動,包括工作、學校、朋輩及社區,甚至與家庭缺乏連繫。 人際網絡薄弱、害怕或拒絕與人接觸或交談。 對社會身份地位缺乏認同感。 無法適應社會主流生活,以致逃避及抽離社會現實,生活日夜顛倒。 若果青少年持續一個月出現上述情況的話,便可界定為「隱蔽青年」。 (資料來源︰香港基督教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