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急!!!!

2012-05-09 4:47 am
求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有20點架!!!!

回答 (3)

2012-05-09 6:57 am
✔ 最佳答案
1. 魏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至於文化方面,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皆極具文學才華,並稱「三曹」。曹操、曹丕在位期間,又大力發展文學,故曹魏有很出色的文學成就。此外,清談玄學在曹魏的晚期,亦日益流行起來,對中國的哲學有深遠的影響。各國對於文教、科技事業都十分重視,著名學者如虞翻、陸積等皆東吳名士。其中虞翻所寫的《易注》,流傳至今,為後人治《易》提供重要資料。相傳蜀相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為當時十分先進的運輸工具,可惜已失傳。醫學方面,華佗的醫術,至今仍為後人所傳頌。而魏甘露四年(259年),醫學家皇甫謐撰寫了中國的針灸經典──《針灸甲乙經》,對中國針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 兩晉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index.htm
晉代的文化習俗
晉代由建立至滅亡,可說是亂事不絕。然而,兩晉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大的成就。
科技方面,兩晉時代的機械製造技術,較之前代,有顯著的進步。連轉磨、磨車等先進的糧食加工機械,都相繼發明和使用。兩晉時期的天文學家虞喜,在公元335-342年撰寫了《安天論》,在天文理論方面提出了卓越的見解。而葛洪的醫學著作《肘後方》及煉丹術,對醫學和化學研究亦有所貢獻。
文學方面,兩晉更是人才輩出,陸機、潘岳、左思、陶潛、謝靈運等人都是晉代的文學家,其中以左思、陶潛的成就最大。左思的代表作《三都賦》,令當時的文人爭相取閱、傳寫,以致「洛陽紙貴」。陶潛更是田園詩的大宗師,其作品傳頌後世,至今不衰。
藝術方面,兩晉時代的雕塑、繪畫、書法等,皆繁榮昌盛。顧愷之、戴逵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大畫家、大雕塑家。而書法家王羲之更有「書聖」之稱,相傳他的書法極為有力,能「入木三分」。
史學方面,西晉時史學家陳壽寫成《三國志》一書,對後世的史學和小說有重大的貢獻。後人羅貫中即根據《三國志》寫成《三國演義》,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社會風習方面,晉代以門閥豪族的政治力量為主體,官場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況,階級等分極為森嚴。由於門閥豪族控制了絕大部分的經濟資源,貧富非常懸殊,百姓生活大多貧苦,與日食過萬錢的豪門形成強烈對比。
另外,兩晉由於佛、道二教日益盛行,許多風俗節令都受到其影響而流傳至今,如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聚之夕,稱為「乞巧節」,即是一例。
總之,晉代的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如果說晉代豪族和貧民的生活有十分懸殊的距離,那麼,晉代的文化成就和統治者那種無能、不濟、殘暴,同樣也是有著強烈而懸殊的對比。

3. 南北朝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i/33i01/33i0101.htm
南北朝的文學藝術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藝術,可以用光輝燦爛來形容。
南北朝的文學有多方面的成就。在詩歌方面,宋齊以來出現了以描寫景物風光為主的山水詩,這種詩以謝靈運為祖,在謝朓時趨向成熟。齊永明年間,謝朓、沈約等人歸納了詩歌聲律方面的特點,把平、上、去、入四聲運用於詩歌中,並提出詩歌聲律應當避免的所謂「八病」。他們開創的這種詩體,被稱作永明體,是中國詩歌走向格律化的開端,是古體詩過渡到近體詩的橋樑。但到梁陳時期,宮體詩充斥,內容局限於宮廷奢華生活。
除了文人詩作,兩晉南北朝不論南、北方,都有許多樂府民歌傳誦至今,內容多以戀愛為主。現存的北朝樂府民歌,份量比南方少,地位卻很重要。其作者不但有漢人,還有鮮卑人和其他少數族人。這些樂府民歌題材較廣,有樸質爽朗而又剛健的風格,膾炙人口的《木蘭辭》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在賦文方面,南朝一度流行重辭藻、典故、格式的文體,稱為「駢文」,南朝梁代的徐陵和庾信即為駢文的大師。庾信的《哀江南賦》,堪稱駢文中的「史詩」。
至於小說方面,主要有描寫人物軼事的小說,其中以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最具代表性。志怪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亦大為流行,其中東晉干寶的《搜神記》對南朝志怪小說的影響最大。
由於文學的流行,南北朝期間遂出現一些文學批評的專書。齊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是一部體大思精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著作。梁代鍾嶸亦寫成了《詩品》一書,對後代詩評頗有影響。文學作品積累的豐富,文學批評的發展,促成了文學作品選集《文選》的出現。《文選》的編者是梁昭明太子蕭統。其後,陳代的徐陵亦編成了一部由漢至南朝詩選《至台新詠》。

2012-05-08 22:59:22 補充:
南北朝時期,其他藝術也有很大的發展。繪畫、雕刻、書法等名家輩出。而隨著佛教的盛行,雕繪藝術更臻登峰造極的境界,其中北朝的敦煌、雲崗、龍門三大石窟藝術,尤為著名。敦煌石窟的塑像和壁畫,更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奇蹟,甚至在近代形成一種名為「敦煌學」的專門研究範疇。另一方面,由於各民族之間的接觸、融和,南北朝時期的音樂、舞蹈亦因而獲得新的動力,對中國日後的音樂、舞蹈,甚至戲曲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2012-05-10 1:27 am
TOM TAM is !!!!!!!!!!!wiki dog!!!!!!!!!!!!!!!!!
2012-05-09 5:03 am
魏晉

文化
在晉代,邊疆民族進入中原,經過民族交會,同化於夏族之中,遊牧民族帶來的草原文化也融於中原文化。中原漢人南下,促進了南方特別是江南的大發展。晉及南北朝時,族群大遷徙及文化交融造成南北文化分野,黃河流域由原來的中原而淪為北方,和以江南為重心的南方相對而稱。當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因而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鳳。玄學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會,中國文化逐漸形成儒釋道融合,道教及佛教也在該時期逐漸擴展到一般人民的生活。晉朝雖為自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學、技術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例如王羲之及王獻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繪畫。兩晉的社會問題主要圍繞在世族上,世族是構成社會的上流階層,深深影響該時期。當時官學不振,而世家大族學術興盛,尤其在南方,家學成為文化傳承、發展的最重要形式。





[編輯] 學術思想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南朝大墓磚畫。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別為春秋隱士榮啟期及竹林七賢阮咸、劉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濤、王戎。晉朝的學術思想,已由經學轉為玄學為主。清談則於士大夫之間廣為流行。魏晉交替之際,司馬氏意圖奪取皇位,政治壓抑,社會動盪,時稱「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名節禮法流於虛偽或鄙視。此時世族苟且偷安,又心懷憂慮,遂以清談代替,拋開現實,專尚理辯。儒學發展到最後已破落瑣碎,著重考據而輕視義理,使得思想處於空窗期。玄學就在這些原因知下,於240年-249年間發展盛行。



早在曹魏時期,何晏、王弼即提出「名教出於自然」說。西晉初年,玄學思想的代表為竹林七賢,思想各有輕重,但主要以嵇康及阮籍的思想為代表。他們崇尚「自然無為」的態度,主張「越名教而放自然」。揭露司馬氏集團虛偽的「名教」外衣,對所謂「名教」禮法唾棄之。但因「任自然」觀點過於極端發展,呈現出聲色犬馬的放蕩生活。到西晉後期,玄學代表為斐頠及郭象。斐頠對「任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此時清談之風亦蔓延到政治舞臺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



東晉時期,放蕩的行為稍微收斂,但清談之風因為朝廷權貴提倡而盛行不衰。


五胡亂華後,由於百姓遭受戰亂及豪族欺壓,紛紛信仰道教。民間信仰道教者大幅成長,以三吳內地及東南沿海居多。僑姓及吳姓世族也紛紛信仰,如王羲之即為五斗米道世家[20]。後來孫恩、盧循号召五斗米道信徒叛亂,晉廷經數十年方鎮壓。





[編輯] 文學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像,源自1921年出版的《晩笑堂竹荘畫傳》。兩晉文學脫離經學的束縛而獨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發展。這是因為:魏晉的儒家精神衰微、才能重於德行,士大夫虛無荒誕;政治黑暗,士大夫備受壓抑;玄佛道盛行,譯經發達。在這些背景下,該時期作品的內容寫實,重視技巧。因受漢賦影響,出現了駢體文,字數上四下六字,講究辭藻華麗、雕琢字句、聲律藻飾,多用對偶、典故,主要文章有賦、論及簡牘,至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駢文帶來聲韻研究,後由南朝梁的沈約定出四聲。小說方面,如張華《博物志》、干寶《搜神記》及葛洪的《神仙傳》。該時期的史書多為民間著作,或出現多個版本,例如陳壽的《三國志》及范曄的《後漢書》[21]。



永嘉之禍後,出現如劉琨之詩中帶有亡國悲痛,堅忍不拔的特色,為兩晉少有的風格。東晉時期,簡牘之類文章,以王羲之的《與謝安書》,風格高超,聞名千里。其中《蘭亭集序》提及人生哀樂相隨的感嘆,頗能代表當時士大夫的價值觀。賦以玄言賦最多,多與清談內容有關,例如孫悼的《遊天台賦》、郭璞的《江賦》。郭璞尚注釋《爾雅》、《山海經》及《穆天子傳》等。他的《遊仙詩》更是魏晉遊仙文學的代表,詩風絕逸。該詩內容敘述脫離塵世的悠遊感,實際上是反寫對現實的不滿。東晉後期以陶淵明甚具特色,其擅長描述田園生活,風格清新樸實,提升古體詩內涵,表現出高遠純潔的情操。其作品《桃花源記》寓意追求一個可供逃避亂世的和諧世界,富有哲理。其詩歌、散文及辭賦廣泛影響後世名家如王維、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


此外,著名的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也發生在東晉時代。


科技

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由於儒學一統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興起,使得學術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國為了生存或戰爭,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確保某些地區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提升。道家對中國科技史亦帶來貢獻,其外丹、內丹修煉包含多種科學。外丹包括了黃白,也就是煉金術。以爐鼎燒練鉛汞來提煉丹藥。丹藥有些有毒,但有些有功效。內丹則以人體為爐、人的精氣為材料、以神為運用來燒練成「聖胎」。它的修煉方法涵蓋養生學及氣功。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0: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508000051KK006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