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忍到忍無可忍時,如何排解?

2012-05-04 7:33 pm
請教諸位大德賢者善知識
忍到忍無可忍時,如何排解?
圖片參考:http://img401.imageshack.us/img401/4294/a15th.jpg


感謝諸佛菩薩解答解惑及分享高見,感恩~
願 一切眾生善護念,無住,得成於忍。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回答 (13)

2012-05-04 11:49 pm
✔ 最佳答案
感恩日月大師慈悲開好題,末學隨喜敬答。 六度中的「忍辱」,這個「辱」字,末學以為,並非狹義的解釋成「侮辱」,而是泛指一切苦,即苦諦中的「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及五蘊熾盛苦。當我們不知如何離苦,面對這八苦,就只能忍,忍無可忍時,就會爆發;當我們精進修行,漸漸了解到五蘊熾盛其實是其餘七苦的根源,對於生理(色)及心理(受、想、行、識)的種種現象,能捨能離,就會發現,一切法不過隨因緣而生滅,又那裡有個「苦」可以去忍? 但是,「無苦可忍」的境界並不是一蹴可及的,所以,當情緒升起,無法即時轉化或放下時,為了避免情緒爆發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離開現場」是個很好的方法,讓自己能有個空間可以恢復平靜,或是「轉移注意力」,從事自己的興趣或是運動,讓情緒不要繼續累積。待心情平復後,再來省思這情緒或苦受的背後,自心的執著罣礙、分別造作是什麼,進而去捨下或用佛法正知見來轉化,下次再遇到類似情境時,若能保持平靜,那就是修行有進步。 末學以為,「苦」是修行的一盞明燈,照見我們在修行上不足或是可以精進之處。所以,面對苦,除了「忍」之外,若能像淨空法師所言,繼續往前走,才能成就無上智慧。 以上是末學淺見,供日月大師參考。觀心 合十
2012-05-05 4:49 am
我們不是常說人人本具佛性嗎
心中無佛忍無可忍
心中有佛無忍可忍
趕快把心中的佛請出來
淨空法師講的很好
遇到麻煩事---這也是一種「緣」
問題還是要解決,那麼下次遇上此「緣」就不必再忍了
所以法師說:「忍要往前進,忍辱下面是精進」
忍就是心中有不平之氣,心中沒有不平之氣就沒有須要忍了
解決問題前心中有氣障必定無法正確的判斷,
所以要禪定消除氣障
心中氣障沒了,才能生智慧,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行為
2012-05-05 4:45 am
講到這個忍字,就很讚嘆古時造字的菩薩,造的真好,真有意思。

您看,心字上面叉了一把刀,血滴滴流。如果把心去掉呢?刀將插在何處。又從何處對治。
2012-05-05 4:07 am
忍無可忍時,如何排解?
那就從新再忍囉

祝大家平安喜樂
2012-05-05 3:14 am
忍到忍無可忍時,如何排解?
~~~~~~~~~~~~~~~~~~~~~~

不用排解!自然會發生該發生的事而已啦~

若人真遇忍無可忍之境,那就證明自己尚未圓解佛義!
2012-05-05 1:53 am
感謝諸佛菩薩解答解惑及分享高見與贊點者,感恩~
2012-05-05 1:42 am
不因訕謗起冤親 何表無生慈忍力
2012-05-05 1:40 am
忍。...........
2012-05-04 10:49 pm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95&next=39&l=f&fid=1


不問眾生是否對的起自己:但問自己是否對的起眾生
修行人,沒有自己,只有眾生
雖於惡道渡世而不為其苦

感恩一切對不起自己的眾生,他們給我許多考驗成就修行的機會四無量心修行的極至是==將所有最微小眾生與過往最仇恨的敵人(當然含括一切有情)
都當成自己最敬愛父母或最愛之唯一兒女 所有生命都可以成為宇宙最高成就
心啊!山川海洋一切皆在變易,充滿著災禍。此世間何處能求得安樂呢?讓我們遵從教法,迅速地渡到涅槃的彼岸吧!」
如此與心戰鬥而真正求道的人,常持著堅強的覺悟向前邁進,故遇到嘲笑毀謗的人亦不因此而動心。若有人以拳打,以石擲,或以刀劍斬殺,亦不因此而起瞋心。
即使被賊以兩刀鋸把頭與軀幹鋸開,亦不可心亂。若因此而心變陰暗,乃為不遵守佛陀的我法者。
嘲笑也來吧,毀謗、拳打、杖與劍之亂打也都來吧!我的心不會因此而亂。並且堅決地覺悟」
由此,心中反而更充滿佛陀的教法。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怨親平等,不憎惡人 慈悲一切,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嚴淨諸佛土,成熟諸有情」 「不捨一切苦惱眾生」 只問福,不問苦==正俗諦 不問福,不問苦==二諦並觀






「他人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如果人懷怨恨,怨恨不能息減。

「他人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如果人不懷怨恨,怨恨自然息滅。



在這世界上,決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唯獨無怨恨才可以止息,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1。

○1原義古昔法,即自古以來的真理,所以新譯為永恆(不變)的真理。(註:無法以血洗淨血)

他們○1不了悟:「我們因這(諍論而)毀滅;」假使他們了悟,爭論自可停息○2。
○1他們:只譯論或異執的人。
○2這首揭頌的起因:佛住橋賞彌城時,比丘僧團因廁所蓄水,合法不合法,而起很大的靜執,後來如法 制止。詳見巴利M. ǀǀǀ. P.154;Jāt. ǀǀǀ. P.488 Mv.P.349.及漢譯四分律「拘睒彌腱度」;十誦律「俱舍彌法」。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3&prev=4&next=1&l=f&fid=6

2012-05-04 10:00 pm
  忍到忍無可忍時,就可以發現我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在這些在意的事情中,躲藏著我們內心的貪嗔癡。
2012-05-04 9:56 pm
懂得道理的話 就知道對方在損自己的福氣 再增加我的福分
或是在成就自己的忍耐 成就德性
因為逆境難修 順境更難 有誰能撐得住歌詠讚嘆 而不迷惑的
佛菩薩能夠受人供養 讚歎 還是常保的慈悲與智慧
眾生心是隨境轉的
可以的話 我們還是要為對方著想 能勸他不要再造惡損福
這樣的問題 若能有恰當的方法
能夠聽聞 實在是很讚嘆
2012-05-04 9:00 pm
既然忍無可忍,何不乾脆《讓他》《布施給他》算了。
該我們的跑不掉,不該我們的守不住。
進一步看,諸法空相,哪來《得》與《失》。
隨緣就好。
能放下是解脫
不能放下是輪迴


收錄日期: 2021-04-30 16:48: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504000010KK023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