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jef******,您好!您的問題解答如下:
《明史.外國七.意大里亞》節錄語譯:
意大里亞,座落在大西洋中,自古以來未曾與中國交通。萬曆年間,這國的人利瑪竇到達京師,製作了《萬國全圖》,說道天下有五個大洲。第一大洲稱為亞細亞洲,裡面共有百餘個國家,而中國是身居其中的一個國家。第二大洲稱為歐羅巴洲,裡面共有七十餘個國家,而意大里亞是身居其中的一個國家。第三大洲稱為利未亞洲,裡面也有百餘個國家。第四大洲稱為亞墨利加洲,地方更大,因為疆域相連,而分為南北兩洲。最後的墨瓦臘泥加洲就是第五大洲。而這就是在天下這範圍裡的全部的大地了。這個說法虛妄離奇而不可考究,可是意大里亞這國家的人充斥在中國裡,就是說這個地方原來就是有的,這是不能騙人的。
歐羅巴各國大多完全信奉天主耶穌教,而耶穌在亞細亞洲中的如德亞這國家出生,其後這宗教也西行傳入歐羅巴。耶穌出生在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年),經歷了一千五百八十一年到萬曆九年,利瑪竇才乘船渡海九萬里,抵達廣州的香山澳,這宗教也就影響中國了。利馬竇到萬曆二十九年才進入京師,宦官馬堂把他攜來當地的產物進獻,而利瑪竇就自稱是大西洋人。
皇帝為要嘉獎利瑪竇從遠方而來,以館舍供他居住並以精米供食,賜予優渥的賞賜。公卿以下的官員重視利瑪竇,都與他交往。利瑪竇也滿足於這狀況,而留居下來不離開,後來在萬曆三十八年四月在京師去世。其後被賜葬在京城的西郭外。
另附原文:
意大里亞(1),居大西洋(2)中,自古不通中國。萬曆時,其國人利瑪竇(3)至京師(4),為《萬國全圖》(5),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亞細亞洲(6),中凡百餘國,而中國居其一。第二曰歐羅巴洲(7),中凡七十餘國,而意大里亞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亞洲(8),亦百餘國。第四曰亞墨利加洲(9),地更大,以境土相連,分為南北二洲。最後得墨瓦臘泥加洲(10)為第五。而域中大地盡矣。其說荒渺莫考,然其國人充斥中土,則其地固有之,不可誣也。
大都歐羅巴諸國,悉奉天主耶穌教(11),而耶穌生於如德亞(12),其國在亞細亞洲之中,西行教於歐羅巴。其始生在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13),閱(14)一千五百八十一年至萬曆九年(15),利瑪竇始泛海九萬里,抵廣州之香山澳(16),其教遂沾染中土。至二十九年入京師,中官(17)馬堂以其方物(18)進獻,自稱大西洋人。
帝(19)嘉其遠來,假館授粲(20),給賜優厚。公卿以下重其人,咸與晉接(21)。瑪竇安(22)之,遂留居不去,以三十八年四月卒於京。賜葬西郭外。
另附原文註釋:
意大里亞:即意大利 或 義大利(「意大里亞」是 "Italia" 的音譯)。大西洋:由於《坤輿萬國全圖》所載的「意大里亞」是座落在地中海上的「上海」與「下海」之間,也不知是誰或是那裡弄錯讓原文說「意大里亞」是居於大西洋中,或許是因為利瑪竇進京時自稱是大西洋人(請留意原文內容。而在《坤輿萬國全圖》裡(或可參閱這裡),也載有大西洋之名)。利瑪竇:(意大利文原名為 "Matteo Ricci")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於萬曆年間到達中國,並進呈自鳴鐘、聖經、《坤輿萬國全圖》(是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中文全球地圖)、大西洋琴等物件。京師:即今北京。《萬國全圖》:即《坤輿萬國全圖》。亞細亞洲:即亞洲(「亞細亞」是 "Asia" 的音譯)。歐羅巴洲:即歐洲(「歐羅巴」是 "Europa" 的音譯)。利未亞洲:即非洲(「利未亞」是 "Libya" 的音譯,即今「利比亞」。因古羅馬人以 "Libya" 來稱呼整個非洲大陸,而這對非洲的稱呼也為後來的歐洲人所承襲)。亞墨利加洲:即美洲(「亞墨利加」是 "America" 的意譯)。墨瓦臘泥加洲:即南極洲(「墨瓦臘泥加」是拉丁文 "Magallanica / Magellanica"(「麥哲倫的土地」之意)的音譯)。天主耶穌教:當泛指當時歐洲人所信奉的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也稱公教會,中文多稱為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也稱新教,中文多稱為基督教)、正教(多稱為東正教)、英國聖公會)。如德亞:即今巴勒斯坦地區中部的朱迪亞/猶地亞(Judea,也稱猶大山地,又稱中央山脈)主要城市有北部的耶路撒冷、伯利恆與南部的希伯倫。庚申: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的歲次是庚申。閱:經歷。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
**因字數問題,餘下的載於意見欄中**
2012-04-29 13:33:24 補充:
16. 廣州之香山澳:「香山澳」是澳門的其中一個別稱。當時澳門雖實已為葡佔,然名義上仍隸於廣州(府)所轄,因而才有此言。
17. 中官:指宦官、大監。
18. 方物:指當地出產的物品。
19. 帝:指當時的皇帝–明神宗。
20. 假館授粲:假館:原指借用館舍,借指作客旅居。粲:指精米、上等白米。
21. 晉接:指接觸、交往。
22. 安:指滿足於。
2012-04-29 13:33:32 補充:
(原文不知道與不確定解的字詞都是查自網上,而原文也可參閱這裡: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明史/卷326)
(限於才力,譯得不大好,而部分也只能以推敲而來,請多多包涵)
**希望能夠對您有幫助**
**上述解答雖係網上,但還請尊重本人,不要予以抄襲與拷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