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與幸福?

2012-04-21 9:05 pm
痛苦與幸福?


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去表述你的生活狀況,你會用:「興旺」、「掙扎」、還是「痛苦」呢?

有全球調查發現,香港人的「痛苦指數」是百分之十三點九,除高於全球平均數的百分之十二外,還是兩岸三地中最高。每七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感到「痛苦」,有六成六人表示活在「掙扎」之中,只有兩成人感到「興旺」。

最近才有調查指香港是最佳經商地,較荷蘭、美國、英國和澳洲為高。經濟表現出眾的背後,為何大部份香港人都不感到「幸福」,反而覺得「痛苦」呢?

《全球幸福指數報告》製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杰弗里.賽克斯曾指出,國民生產總值並不能代表幸福程度,而國家財富與國民快樂亦沒有內在必然關係。以美國為例,自一九六○年開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三倍,幸福指數卻停滯不前。

有調查在金融海嘯前,訪問了全球二十五位頂級收入的對沖基金經理(其平均年薪有二億四千萬美元)的幸福感,結果是「生活令人沮喪」。原來財富或生活質素去到某個階段後,再多的財富已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有港人覺得幸褔感未夠還可以理解,然而其痛苦從何而來呢?原來比較會讓人感到痛苦,例如社區貧富懸殊,前景不明朗,今天的生活不夠過去順意等。所以基層人士傾向支持梁振英當特首,就是想掙扎求變。

回答 (4)

2012-04-23 7:16 pm
✔ 最佳答案
有港人覺得幸褔感未夠還可以理解,然而其痛苦從何而來呢?原來比較會讓人感到痛苦,例如社區貧富懸殊,前景不明朗,今天的生活不夠過去順意等。現在許多人的自信是來自他們的職位、財富、或是在同學聚會上的炫耀。然而真正心理力量並不是來自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發自內心的。億萬富翁就一定幸福嗎?要飯的就一定不幸福嗎?未必。現在我們從溫飽跨越到小康,並不見得會更幸福———因為我們不滿足,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增強內心的幸福感。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心理健康的人炎症都好得快一點,所以心理力量真的很大。現在可能是社會進程發展太快,以至不少人越來越缺乏自信,怎樣才能加強心理的健康? 首先,要對自我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這是非常重要的,要認為自己是重要和值得珍惜,同時也要對自己的優缺點保持中肯的態度。或許,我們平時大多數都是通過別人的眼睛去看自己,但是自己對自己應有基本的分析;再者,就是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這個世界一定是好壞參半的,有光明就會有陰影,有善良就會有邪惡,有順利就會有挫折,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個世界就是種滿鮮花,或是遍佈荊棘。我認為,當你對自己、對世界都有了正確看法的時候,就會變得充滿力量了,不會盲目樂觀,也不會過分悲觀。當一個人的心理能量徹底衰竭後,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林肯 從某個角度來說,遭受痛苦總是是錯誤思想的結果,這種痛苦是對一個人的暗示,暗示他與他自己及生存的法則有不和諧的地方。 幸福---不是物質上的擁有,而是正確思想的衡量尺度;淒慘、明智地----並非物質上的匱乏,而是錯誤思想的判定標準。一個人可能遭到詛咒,但卻很富有;他也可能得到祝福,但卻很貧窮。只有當財富被正確、明智地使用時,才會與幸福完美地結合;而只有當一個窮人認為他的命運是被不公正地強加在自己身上時,才會落人淒慘的境地。一個人,只有處於正常狀態,才會快樂、健康;而這些都是內心與外界,即人與環境極度和諧、水乳交融所產生的結果。 幸福與否,其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一念之間。你想讓自己幸福,你就會幸福;你不想讓自己幸福,那你就不會幸福。聽起來像廢話,其實事實就是這樣,如果如果你執意認為你所擁有的遠遠少於你應得的,堅持說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你,試問,你又怎麼會幸福呢?
2012-04-23 9:24 pm
戰爭
===
痛苦

享受
===
幸福
參考: 儒家思想5000年
2012-04-21 10:27 pm
痛苦與幸福?樂極生悲终極就系痛苦, 先苦後甜行尾運得幸福, 都只不過系生與死的循環交替,
苦中作樂都系幸福其中一種, 總好過行屍走肉口不對心哂幸福.

2012-04-21 9:50 pm
幸福包括財,色,壽,健康,自由,

優越感,安全感和心靈富足。


收錄日期: 2021-04-16 22:09: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421000051KK002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