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佛教道理游說朋友不要沉迷物質生活 10點

2012-04-11 7:07 pm
題目:如何利用佛教道理游說朋友不要沉迷物質生活

字數:[500-600]

10點

回答 (3)

2012-04-11 8:45 pm
✔ 最佳答案
不要沉迷物質生活
一句說話 :
人生本來有一物 , 何處惹塵埃 !

(一)緣於無明,行生起:無明是痴心所,覆蓋了對諸法真實性的覺知能力,就有如白內障阻礙看色所緣的視力。根據經教法的解釋,無明是沒有四聖諦的智慧。根據論教法,無明是沒有對以下八事的智慧:四聖諦、過去世、未來世、過去世與未來世、緣起。行是與二十九世間善及不善心相應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禪那善心裡的思整體地被稱為「福行」;十二不善心裡的思則被稱為「非福行」;而四無色禪善心裡的思則被稱為「不動行」。當有情的心流還是受到無明影響時,行即會製造能夠產生未來世的業。由此無明被稱為產生行的主要緣。無明在不善業裡很顯著,而在世間善業裡則是潛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間善與不善行兩者皆被說為緣於無明。(二)緣於行,識生起:這是指三十二種(世間)果報心緣於行(上述二十九種善與不善思)而生起。在前一世死時,其中一個累積在心流裡特強的業即會在下一世與該業相符之地裡產生十九種結生心之一。如在第五章、節廿七至卅三裡所解釋,在隨後的生命期裡,其他以往所累積的業也能夠根據情況產生其他種類的果報心。(三)緣於識,名色生起:在第二項裡的「識」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名」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色」一詞則是指業生色。在「五蘊有」裡,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蘊的界地裡,識緣生了名色兩者。但在「四蘊有」裡,即在無色界天裡,它只緣生了名法。而在「一蘊有」裡,即在無想有情天裡,它只緣生色法。於五蘊結生,當結生心在結生那一剎那生起時,同時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蘊,以及某些色聚──於人類,該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與心所依處十法聚。由於心(識)在這些俱生名色法裡是主,所以說識緣生了名色。(四)緣於名色,六處生起:在此,「名色」的定義與第三項相同。在六處當中,首五處是眼、耳、鼻、舌、身五淨色,而意處則是指三十二種(世間)果報心。當業生色生起時,它們緣助也是屬於業生色的五淨色生起。當諸相應心所生起時,它們緣助於此稱為意處的果報心生起。換言之,果報心緣生名,而名則緣生果報心;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緣」。在欲地裡,名色緣生所有六處;在色地裡,它們則只緣生眼、耳及意三處;在無色地裡則只有名緣生意處,這是該地僅有之處,因為在其地完全沒有五色處。(五)緣於六處,觸生起:在此「觸」是指與果報心相應的觸心所。觸是心、諸心所及目標「前來相聚於」六處當中之一處。生起於眼處的觸名為「眼觸」。它是眼淨色、色所緣及眼識之相聚於一處。其他的耳觸等也同樣地依靠各自的處生起。「意觸」則是與除了雙五識之外的二十二果報心相應的觸。由於觸必須有處才能生起,所以說觸緣於六處而生起。(六)緣於觸,受生起:每當觸生起時,受即會緣於該觸而同時生起。觸是識與目標接觸,而在它們接觸時必定會有某種緣於觸而生起的感受。受有六種: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及意觸生受。在感受的素質方面,受依據其處及目標可以是樂受、苦受或捨受。(七)緣於受,愛生起:受緣生渴愛。愛有六種:(顏)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及法愛。每一種又可依以下三方面分為三種:一、純粹只是渴愛欲樂;二、渴愛有(生命),即含有常見的渴愛;三、渴愛斷滅,即含有斷見)的渴愛。在究竟界上,所有不同種類的愛都是貪心所。雖然愛可依其目標而分別,但事實上愛是依靠接觸目標而生起的受。若人體驗到樂受,他就會享受該樂受,而他追求該目標的目的純粹只是因為它能夠激起樂受。反之,當他體驗到苦受時,他會渴望脫離苦,以及渴望會有某種樂受取代它。捨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渴愛的目標。如是三種受緣生了種種愛。(八)緣於愛,取生起:在此,「取」是在前文已解釋的四種取(見第七章、節七)。「欲取」是強化了的愛,是貪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其他三種取是邪見心所的呈現方式。這些取都緣於愛。於第一項,對目標微弱或起始的貪名為愛,而強化了的貪則名為取。於其他三項,緣生邪見的貪名為愛,在受到該貪的影響之下而接受的邪見則名為取。(九)緣於取,有生起:有(存在)有兩種:業有與生有。業有是指二十九種善與不善思,或一切能夠產生新一世的善與不善業。生有則是指三十二種果報心、它們的相應心所及業生色。取是業有之緣;在取的影響之下,人們才會有作為而累積了業。取是生有之緣,因為即是取導致人們依所造之業再生死輪迴。(十)緣於有,生生起:於此,生是指新一世的世間果報心、其相應心所及業生色生起於其中一個生存地。使到未來世發生的主要緣是善與不善業,即業有。(十一)緣於生,老死等生起:一旦生發生,老死已是無可避免的,而在生與死之間也可能會生起其他苦,例如愁、悲、苦、憂及惱。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為它們的主要緣。
2012-04-11 11:28 pm
談苦佛來 法句經云。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相議言。世間何者最苦。一言婬欲。一言饑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知。往到其所問言。以事白佛。佛言。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色慾怨禍皆由有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源。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蝡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身故。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泊然無想。可得涅槃是為最樂。昔有比丘入山學道。時有四禽鴿烏蛇鹿依附左右。晝行求食暮則還宿。一夜自相問言世間之苦。鴿言。色慾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烏言。饑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喪身失命莫不由之。蛇言。嗔恚一起不避親疎。亦能殺人復能自殺。鹿言。常畏獵人及諸狼虎。彷彿有聲奔走坑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比丘歎言。天下大苦無過有身。談樂佛至法句經云。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精舍。時有四新學比丘至柰樹下經行遊戲。柰華榮茂色好且香。因相謂曰。世間萬事何者可樂。一人言。仲春之月百木榮華。遊戲原野此最為樂。一人言。宗親吉會觴酌交錯。音樂歌舞此最為樂。一人言。多積財寶所欲即得。車馬服飾與眾有異。出入光顯行者矚目。此最為樂。一人言。妻妾端正綵服鮮明。香熏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佛知。即至其所告言。汝等所論盡是憂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樂之法。萬物春榮秋冬衰落。宗親歡樂皆當別離。財寶車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愛憎之本。愛樂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無憂無畏。凡夫處世興招怨禍。危身滅族憂畏無量。三途八難苦痛萬端靡不由之。是四新學比丘聞說此義。心意開悟滅意斷欲。慚愧悔過一心求道。志存無為不貪榮利。得羅漢道。


收錄日期: 2021-04-24 22:58: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411000051KK002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