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漢王的"漢"源自何處?

2012-04-08 5:19 pm
項羽率反秦聯軍消滅秦帝國之後,自稱西楚霸王,封了很多王,其中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是巴蜀之地,後來賄賂項伯代為說項,項羽才加漢中郡給劉邦當封地,也就是封"漢"王在先,加封漢中郡在後,那所謂的"漢"就跟漢中郡無關,漢中郡位於陝西南部,有一條橫向漢水流過,故漢中郡的名稱由來可理解,如果劉邦的漢王和跟漢中郡無關,哪總該有個說法?中國人絕大多數自稱漢人,毋庸置疑虞源自於漢朝,漢朝的建立源自於劉邦被封漢王,那漢王的"漢"源自何處?
更新1:

至於項羽封劉邦於「巴、蜀」,稱巴王;恕我寡聞,這件事我未見於史料,只知道項羽最初封劉邦為漢王,封地為巴蜀(即川東,川西),請注意時間點,先封漢王後再加封地漢中郡,

更新2:

劉邦增封漢中之後才稱漢王,那未增封漢中郡之前,總該有個王號頭銜表示領地就是巴蜀,開始分封時項羽並沒有想到項伯以後會說情加封漢中郡,項羽絕不會未卜先知封劉邦為漢王,至於說王號之定,在劉邦增封漢中之後老朽認為不合邏輯.

更新3:

《史記‧留侯世家》雖言:「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這個史料非常明確,先封劉邦為漢王,後加封漢中郡. 但有人說發問者先入為主的認定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時沒包括漢中 也有人說我被史料的隻字片語誤導了。 事實上我也相信”漢”源自漢中郡,只是對時間點感到疑惑,這可能是當時史官的怠惰,簡略其過程,直接以結果敘述,導致我的小疑惑,天下本無事,問題一丟出,卻看到威權式的回答,沒有想想為何上述史料會造成我的小疑惑的原因. 不管解答者或意見者我都感激,解答是甚麼不重要,只能各自表述各自滿意,此問題就此打住,老朽將不再回應,還是關心一下物價上漲的問題比較實惠.

回答 (8)

2012-04-08 9:46 pm
✔ 最佳答案
雖說劉邦始封僅巴、蜀兩郡,後透項伯說項,得加封漢中郡,才得巴、蜀、漢中三郡,但此時劉邦並未就封,且待實際就封時,即都於漢中郡的南鄭,而非巴郡或蜀郡的首邑,因此以"漢"為國號,當是源自漢中郡無疑。

2012-04-08 14:58:35 補充:
《史記‧項羽本紀》雖說:「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但〈集解〉引徐廣的補註則說,「以正月立」,也就是說,王號之定,在劉邦實際就封之後,而不是受封的當下就稱「漢王」。

2012-04-08 15:00:53 補充:
更正一點,王號之定,在劉邦增封漢中之後。

2012-04-08 22:37:58 補充:
《史記‧留侯世家》雖言:「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但這裡敘事是有些許的混亂,後面提到的「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應是對「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的補述,因查對〈項羽本紀〉、〈高祖本紀〉中對此事的記載來看,顯見漢元年分封時,漢中郡已在分封之列。而益漢中郡一事,當在始議分封之初,可能項羽等議事時,由項伯透露口風給張良、劉邦,以後才會有劉邦要項伯代為說項事。

2012-04-10 20:27:11 補充:
個人以為《史記‧留侯世家》需與《史記‧項羽本紀》及《史記‧高祖本紀》搭配來看,而不宜只以單一紀傳割裂而論。雖〈留侯世家〉言:「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但同樣的記載於〈項〉、〈高〉二本紀則作:「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正月,...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2012-04-10 20:31:42 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史記‧項羽本紀》在此段記載前是言:「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漢中地也』」,後段即接「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這裡突然冒出漢中一郡,顯見是賄項伯後所增封。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論,項羽本欲封劉邦於巴、蜀而已,但由於項伯報訊與張良,於是劉邦聞訊委張良賄賂項伯,遂得在正式分封時,增封漢中郡,並以漢中郡治為都。
2012-04-10 6:31 am
秦朝時期的漢中郡。
http://tw.chinahotel.com.cn/chinahotels_citydetail.php?sys_loc1=25&sys_loc2=545
  漢中,又稱梁州。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素有西北“小江南”和秦巴“聚寶盆”之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
    漢中是漢家發祥地,歷史悠久,自西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西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2012-04-10 5:16 am
劉邦的封地雖然有時逕稱巴蜀,
但其實封漢王時就已包含漢中之地,
這在蕭何和留侯傳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只是要先把時間序弄清楚。
亦即原意為封巴蜀,但因項伯受劉邦賄,加封漢中,而稱漢王。
此外項羽范增一開始就不直封劉邦為關中王而抝說巴蜀漢中亦關中地,
而劉邦也確實一就封國便都於漢中的南鄭,
所有的事實在在都顯示漢王劉邦就是在漢中立國。
執意抓著項羽本紀中的"巴蜀亦關中地也"一句話,
就說劉邦在巴蜀立國,與漢中無關,
卻把其他時顯可見的劉邦這個漢王自始一直就在漢中的史實都撇著不管,
只能說有人自己被史料的隻字片語誤導了。

2012-04-11 11:33:26 補充:
如果我的發言給發問者不愉快的感覺,在此致歉。
我再補充一點,劉邦為何被封漢王號,很關鍵的一句話在項羽等人所說的:"巴蜀亦關中地"。在我的想法是,此語反映了他們當時人的觀點,即關中、漢中和巴蜀在他們來看應該是屬於同一個地理範圍的概念。所以就算項羽故意貶你劉邦到巴蜀,但礙於先前有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縱使不願給你關中王,勉強給個"漢王"的封號便不為過。這件違背約定的事在說辭上只好用"巴蜀亦關中地來硬抝。
這點只能說以古人的地理空間概念不好用現代人的角度去理解。

2012-04-11 11:33:55 補充:
此外,就算撇開漢王不說,項羽封十八王本就是隨心所欲,不按牌理出牌的,要用常識去理解大概也很難。
史料對照著看,避免執著於史家有意無意的隻字片語,對理解史實較有幫助.
我的原意只是這樣。
2012-04-10 1:39 am
未增封漢中郡之前,總該有個王號頭銜表示領地
這並非必然
2012-04-09 4:08 am
漢書---蕭何傳
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諫之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漢王曰:「何為乃死也?」何曰:「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乃遂就國,以何為丞相。

2012-04-08 20:15:14 補充:
資治通鑑---漢紀一
羽與范增疑沛公,而業已講解,又惡負約,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之。」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

從漢書與資治通鑑可以得知,漢中才是主要封地...
[[雖王漢中之惡]][[臣願大王王漢中]]

2012-04-08 22:42:35 補充:
項羽為了解決[負約]的惡名,故推說[巴、蜀亦關中地也。],會來妥協加上漢中地區。劉邦才受命封王,故稱漢王。

資治通鑑都挑明了說劉邦的漢王是擁有巴、蜀、漢中,都城是南鄭,不知這是否算史料...

[[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2012-04-08 22:48:46 補充:
爭論點在
彼此的定見

發問者
先入為主的認定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時沒包括漢中

但史料都挑明記載
劉邦被立為漢王時是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

因為劉邦透過項伯跟項羽講條件....多個漢中才受封王
項羽為了怕背負[負約]的惡名而同意...此時劉邦同意受封並就國...王號稱漢王
這樣最符合邏輯

-----------------------------------------------------------------
2012-04-09 3:57 am
因為劉邦自認是個「男子漢」!
2012-04-08 9:06 pm
 稱為漢王的原因是:當時項羽不想封劉邦為關中王,所以便唬爛說「巴、蜀、漢中也算關中啊...」,所以便把劉邦封過去。

  由於漢王都南鄭,而南鄭為漢中郡的郡治所在(也就是郡的行政中心),所以便稱為漢王了。

  至於你說的項伯去說服項羽這事,這是出自於史記留侯世家:當初項羽更絕,只想封劉邦「巴、蜀」,稱巴王;張良覺得太偏僻了,對日後發展不利,便「賄賂項伯代為說項,項羽才加漢中郡給劉邦當封地 」(不好意思借用),改封漢中王(簡稱漢王)。

  (好險是漢王...要是巴王的話...現在我們就要說是巴人了,有夠難聽的...)
參考: 我+史記+資治通鑑
2012-04-08 5:25 pm
漢人吧~
因為劉邦是個庶民皇帝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36: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408000010KK017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