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稀土金屬,或稱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Ⅲ族副族元素鈧、釔和鑭系元素共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鈧和釔因為經常與鑭系元素在礦床中共生,且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被認為是稀土元素。與其名稱暗示的不同,稀土元素(鉕除外)在地殼中的丰度相當高,其中鈰在地殼元素丰度排名第25,佔0.0068%(與銅接近)。然而,由於其地球化學性質,稀土元素很少富集到經濟上可以開採的程度。稀土元素的名稱正是源自其匱乏性。人類第一種發現的稀土礦物是從瑞典伊特比村的礦山中提取出的矽鈹釔礦,許多稀土元素的名稱正源自於此地。
性質多數呈銀灰色,有光澤,晶體結構多為HCP或FCC。性質較軟,在潮濕空氣中不易保存,易溶於稀酸。原子價主要是正三價(鈰正四價較穩定,鐠和鋱也有極個別的四價氧化物,釤、銪、鐿有二價化合物),能形成穩定的配合物及微溶於水的草酸鹽、氟化物、碳酸鹽、磷酸鹽及氫氧化物等。在三價稀土氧化物中,氧化鑭的吸水性和鹼性與氧化鈣相似,其餘則依次轉弱。三價稀土的化學性質除鈧的差異較顯著外,其餘都很相似,所以分離較難。
稀土金屬所含元素具體的稀土金屬包括: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稱為稀土元素(Rare Earth),簡稱稀土(RE)。 分類根據稀土元素原子電子層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它們在礦物中共生情況和不同的離子半徑可產生不同性質的特徵,十七種稀土元素通常分為二組: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重稀土包括: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也可分為鈰組(鑭、鈰、鐠、釹、鉕、釤)和釔組(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釔)。
分布各個稀土元素常以差別很大的不同量存在於同一礦石中,如獨居石及氟碳鈰礦中以輕稀土為主,鈧釔礦石以鈧和釔為主,黑稀金礦以釔及重稀土為主。全世界已知有約9261萬噸稀土礦,其中有約佔36%儲藏在中國。內蒙古包頭市的白雲鄂博、江西、廣東、四川等地混合礦儲量巨大,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稀土礦,也是稀土礦第一大出口國約佔90%,常年以來都是廉價出口。2009年中國開始限制管控稀土礦石的出口,以達到保護資源過度開發和環境問題,但遭到美日歐等國家的不滿,2012年3月美國表示將就中國限制稀土礦出口問題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歐盟和日本將會支持並參與其中[1]。而美國和其它國家都有大量的稀土礦資源,卻長期以來不斷要求中國廉價出口給美國和其它國家,以達到本國戰略儲備和珍貴資源的保護,這導致中國的不滿,所以採取限制出口數量[2]。其它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13%)、獨立國協(19%)、澳大利亞(5%)、印度(3.14%)、加拿大、南非和巴西等,而歐盟和日本基本沒有稀土資源。它們的稀土來源主要從中國進口[3]。日本科學家於2011年7月4日聲稱,在太平洋海底發現巨大的稀土蘊藏,可開採量約是全球陸地上已證實藏量的一千倍。[4]但目前並無任何國家到太平洋海底開採出稀土礦資源,而從戰略角度來講,誇大稀土世界儲藏量可迫使中國能夠不斷廉價出口給需求國。 稀土金屬礦之開採由週期表特性可知稀土元素不易形成大規模礦區,必以大量挖掘後再予以過濾。副作用是損失大量土方及飛塵污染,容易引發居民抗議,因此多被課徵鉅額環保稅。扣除上列因素,原則上能挖掘的古大陸地形都能開採稀土,早期伴隨煤鐵石油鑽石礦區一起挖掘,例如:近北極圈各國與中歐;機械工具發達後便不受限制,多半由運輸成本及出口稅率而定,例如前蘇聯、中國與澳洲等。迄2010年底為止主要稀土出口地為中國(約佔97%),以鉛、鋅、高嶺土等初級品為主;可精鍊治金品目前由大型礦業或鋼鐵公司掌握專利,例如: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力拓(Rio Tinto)、淡水河谷(Vale)...等等。此外為增加工作人口,澳洲、中國、巴西等地都有意提高原料出口價格,以吸引礦商與金屬業者到地主國投資先進冶金技術。
應用稀土已被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冶金、機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紡織、皮革、農牧養殖等各傳統方面領域,在社會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它們神奇地隱藏在某些東西里。作為改性添加元素在鋼鐵和有色金屬中加入極少量稀土就能明顯改善金屬材料性能,提高鋼材的強度及耐磨性和抗腐蝕性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