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楊家將是抗遼的,當然女真人只是遼國的附庸,尚未建立金國。
抗金名將有韓世忠、岳飛、吳玠、吳璘、劉錡等,而最為人所知,被秦檜(其實是宋高宗)以「莫須有」陷害的,是岳飛。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z/52z03/52z0314.htm
北宋楊家將抗遼
宋遼對峙時期,北宋名將楊業(楊繼業)及其子孫先後率軍與遼軍作戰,其事跡被後人稱為「楊家將抗遼」。楊氏祖籍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北)。北宋初期,楊業以右領衛大將軍等職鎮守雁門關一帶,抵禦試圖南犯的遼軍。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遼景宗率十萬大軍攻雁門。楊業率軍突襲遼軍,遼軍大敗而回。七年(982年)四月,遼軍分路攻宋,楊業統軍敗遼軍於雁門關下,斬遼兵三千人,俘萬餘人。雍熙三年(986年),與主帥潘美等收復雲、應、寰、朔四州。遼軍大舉反擊,楊業奉潘美與監軍王侁之命,領所部迎戰,兵敗負傷,被俘絕食而死。楊業死後,其六子楊延昭繼續領兵在邊地與遼軍作戰,先後鎮守宋邊地二十餘年,鞏固了宋朝北部疆域。以後,延昭之子楊文廣又承父業,繼續抗遼。宋以後,楊家將抗遼事跡廣為流傳,並被編為戲曲等。現代以楊家將抗遼為題材的電視、電影亦很多。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5/55b/55b01/55b0101.htm
岳飛等抗金衛宋
南宋成立初期,金兵雖屢屢大舉南侵,但宋朝也出了一批抗戰名將,如韓世忠、岳飛、吳玠、吳璘、劉錡等,他們在各地抗擊金兵,收復了部分失地。其間,宋軍打了多場重大戰役,如韓世忠的黃天蕩之戰,以八千人力拒金兀朮十萬大軍四十八天;劉錡順昌大捷,以不到二萬人大敗金兀朮大軍十餘萬。其他如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大儀之戰等,眾將都令金兵吃了苦頭,大大鼓舞宋朝軍民的士氣。
在南宋的抗金將領中,岳飛(1103年-1142年)的抗戰態度最堅決,功績、貢獻最大,但其結局也最悲慘。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世力農,少負氣節,家貧力學,尤好兵法、弓弩。北宋末,飛投軍,後隨宗澤守衛開封。澤死,飛隨軍南下,在抗金戰爭中迭次立功,建炎四年曾伏擊北撤之金兵、收復建康城。紹興四年大破偽齊之軍,收復襄陽等六郡。於是岳飛才三十出頭就躋身於南宋的四大將帥之列,與滄桑戎馬、屢立戰功的韓世忠、張俊,以及世世將家、久歷戰陣的劉光世,並駕齊驅。飛一生念念不忘的是北伐中原、「還我河山」,他曾書寫下流傳千古的豪詞──〈滿江紅〉,高歌「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紹興十年(1140年),金兵大舉南侵。是年七月,岳家軍收復西京(即洛陽),又於郾城等地大敗兀朮的精銳親兵──披著重鎧的鐵浮屠(或稱鐵塔兵)以及左右兩翼之拐子馬,前鋒直抵朱仙鎮,離汴京僅四十五里之遙。方是時,岳飛喜極,對其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然正當岳飛指日渡河以光復失地之際,高宗及秦檜恐和議不成,遂令岳飛班師,飛一日奉十二金字牌,「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飛班師,民遮馬慟哭,……哭聲震野」。
宋高宗為保個人權位,召回各將後,解除他們的兵權,向金乞和。金國之兀朮見南宋已自毀長城,又提出「必殺飛,始可和」。於是高宗授意秦檜將岳飛下獄,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處死,成為千古奇冤。但岳飛的英雄氣概,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