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一問~~苦惱

2012-03-29 12:15 am
我想問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同 教不嚴,師之惰 是否中國文化?

回答 (2)

2012-03-29 4:06 am
✔ 最佳答案
當然是!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范忠宣公純仁(即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每每告誡他的兒子說:“雖然是最愚笨的人,但是當他在責備別人的時候,卻是清清楚楚;可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寬恕自己的時候,卻是迷迷糊糊的。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能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原諒自己的心來原諒別人,就不怕達不到聖賢的地位。” 有人請教范忠宣公為人處事的道理,他回答說:“只有節儉可以培養廉恥,也只有寬恕才可以做到仁德。”范純仁自己,平生修身養性,對於飲食從不挑剔。從官府回來以後,立即換上粗布衣服,習以為常。從小到老,從小官到大官,始終如此。 世人教育子女待人接物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要確實做到誠然不易,原因在於一般人往往看到世間的不圓滿、不美好,就會覺得不滿意、不舒服,嗔惱的心就現起來,就想責怪別人、教訓別人。因此即使再愚笨的人看別人的是非過失,都能看得清楚、說得明白;但是聰明的人要反省察覺自己的問題缺失,卻是糊裡糊塗、十分困難。因此范純仁告誡子弟,德行成就的關鍵就在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眼睛看到別人的問題,正好用來提醒自己不要做錯,能夠這樣自己就容易進步。我們原諒自己很容易,要原諒別人很困難,能夠把原諒自己的心拿來原諒別人,如能像這樣做就不愁達不到聖賢地位了。 通常我們會講很多大道理來掩飾我們的煩惱,看到人家的過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像這樣在德行上要進步是非常困難。德行上修持的第一步,要努力看自己的是非過失。學了道理,拿來看別人的是非很容易,用來反省自己就非常困難,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而且只在道理上打轉還是不管用,還要去身體力行。所以遇到矛盾和困難,要改的永遠先是我自己,不要批評埋怨他人。若我們能夠時時觀照、省察自己,並且能用寬容的心,涵容他人過失,不僅自己的德業可以增長,也才有可能教化


2012-03-28 20:09:08 補充:
教不嚴,師之惰
《三字經》
養 不 教 , 父 之 過 。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教 不 嚴 , 師 之 惰 。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譯解) 只是養育子女,而不給予良好的教育,這是做父母的過錯。教導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是做老師的失職了。



(註釋) 1.養:養育,養活。

      2.父:父親,爹,爸爸。

      3.過:過錯,罪過。

      4.嚴:嚴格。

      5.師:老師,先生。

      6.惰:懶惰(失職)。
2012-03-29 12:33 am
以前是(因中國是禮儀之邦), 現在不是(變了質), 所以這是中國古代文化
參考: mt feeling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12: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28000051KK005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