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階級觀,有藉由財富、權力、血統、道德(聖人罪人),修行(聖人凡人)、知識、性別、年齡...佛陀言行一一示平等:
1) 貴賤平等:印度舊社會嚴重階級歧視,不依歧視觀的人倒會被認為不道德.佛陀的僧團,不分貴賤,依先學後學而排序管理,故有貴族以賤民為前輩的.這在當年可是個震撼的和平革命. 2) 親疏平等:佛陀的獨生子出家後亦交由先出家的比丘管理,沒有優待.
3) 佛性平等:欲殺佛的提婆達多,佛陀如實說出他從前功德,並說他雖墮地獄,但未來亦能涅槃成佛. 4) 年齡,階級平等:佛陀曾說一經,內容是以一貧童為榜樣,佛陀教人修行要如這個童子照顧水牛時的專心誠懇細心.佛陀所說,顯示從孩童,從貧賤者,都有可學習的. 5) 平凡精深知識平等:毗耶娑仙人深具智慧,是過去寫四吠陀之人,帶著幾百個苦行仙來求教於佛陀.舍利弗認為毗耶娑會問因緣無我深妙之義,但毗耶娑卻向佛陀問最平凡的布施之道.舍利弗皺眉了,認為要勞煩佛陀答此幼稚園級的問題不很妥當,所以想代佛作答,但佛陀拒絕了.佛陀如常的莊嚴,親為毗耶娑一眾說法,最顯淺的事都樸實解答.(毗耶娑問經)
佛經所示之平等:
6)年齡性別平等:法華經中,八歲龍女可成佛.
7)身份平等:法華經中說,觀音菩薩會以種種身份來度眾生,包括小童,男身,女身,夜叉,修羅.
8)救度平等:法華經中說,人受枷鎖囚禁,不論有罪無罪,誠稱觀音菩薩之名,便得從苦中解脫.
9)地位平等:阿闍世王經中,貪功德的阿闍世王供了無數大燈,卻不比純淨虔敬的貧女所供的小燈光明持久. 10)授記平等:維摩經中,維摩居士辯證彌勒可被授記成佛,則眾生亦應授記.
11)貧富平等:化緣有為施主結善緣,積福之用.有比丘認為窮人福薄,所以專向窮人化緣,有比丘憐憫富人不知學法,專向富人化緣.維摩經中,認為兩者的救度皆有偏,不平等.
12)空間平等:維摩經中,示現此處即彼處,濁世亦淨土.
13)男女平等:維摩經中,天女為舍利弗示現成男身,舍利弗成女身,破除聖者皆男身的偏見.
14)形式平等:維摩經中,維摩居士辯證何處何時何事皆能禪修,皆能禪定,執著「禪坐」才是禪定,是個偏見. 階級觀之義,就是我比你高,理應我權大於你權.
既然一切本質平等,則自高顯然是一種妄見.
在佛經中,階級觀已從表到裡全被破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