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 和 "懺悔"在道教初期的源流和重要性,

2012-03-18 4:58 am
"齋戒" 和 "懺悔"在道教初期的源流和重要性, 應往哪些書本/碩博士論文/專題找尋

回答 (6)

2012-03-19 3:53 pm
✔ 最佳答案
道友您好
"齋戒" 和 "懺悔"在道教初期的源流和重要性, 應往哪些書本
要了解道家 就要了解老莊學說
老子道德經 清靜經 莊子南華經
道家講自然 不講求禮規
仁義這些是自鎖 綁住不自然
就如佛家佛陀當初也沒訂戒律 是因弟子患才定 才有
佛性本清靜光明 就是道家清靜自然

莊子南華經人間世心齋與大家分享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 。」
仲尼曰 :「若一志,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
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老子道德經先談到道 然後講為人仁義之道這時已經失去道體
不純真 欲念太多 才要修煉 恢復清心寡欲

老子精神 和其光 同其塵 修道不離開人間能保守原有太和之氣
包含德性深厚的人能順天自然 保有赤子之心
就比喻天真無邪的嬰兒一樣 那麼的無知無識 那麼的順天自然
別小看這些嬰兒 雖然筋骨柔弱 可是當他握起小拳來 卻是非常的硬朗
他雖然不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慾 更不懂雌雄之間的交合 可是他的真陽之物
卻能經常勃起 這就是他的真精已達到極點的表現啊看他終日的號哭 而聲音仍不沙啞 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 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以上的舉動 我們可以知道 我們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 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
瞋心動而氣耗 情心動而精散 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啊如果能夠知道*真常之道*的人 可算是明白誰是真我的人 能夠明白真我的人
心自然能夠合於四季 自然知道 保養先天太和之氣 以增益長生之道
能夠增益長生之道的人 就是有智慧之人
但是 現代的人 往往不去保固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 貪欲心重 耗元精元氣元神 產生妄動暴躁妄動暴躁 這都是勉強的行為 勉強的行為就是不自然 是支持不久
支持不久 就好像萬物的強壯終究會老了 老了不是早日邁向死亡之道嗎?
所以這都是不合乎道 的舉動呀!不合乎「道」的舉動 就是不能保守太和之氣
不能安然清靜自在 就要早日自我滅亡了 莊子是道家思想 莊子逍遙篇一開頭就談到鵬要從北海飛南海
意思是寄意要後天返先天 抽坎添離 乾坤復位功夫
道家養身功夫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神還虛 虛空遍法界 回歸太虛
精飽不思淫 氣足不思食 神飽不思眠 保住元精元氣元神 就是養太和之氣

老子清靜經
夫人神好清 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 而慾遷之
常能遣其慾 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 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
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 內關其心 心無其心
外關其形 形無其形 遠關其物 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 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 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 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 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 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 則是煩惱 煩惱妄想 憂苦身心 便遭濁辱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 常清靜矣 道家功夫教我們明哲保身功夫 懂得功成名就身退 就是身居95至尊位
不要在往96位爬 後果就變成上9 亢龍有悔
要退來93之位 君子自強不息 從95至尊位退來93平民位
自然看透人生 得到逍遙
佛家六祖壇經 心平何用戒

羊後學祝福大家找回失去良心自然光明
2014-10-03 11:14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09-27 3:12 pm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20140926.pixnet.net/
2014-09-17 7:16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201409150.pixnet.net/blog
2012-03-18 6:33 am
"懺悔"或 "悔"在道教初期也有
2012-03-18 6:23 am
請問[道教]跟[佛教]有什麼關係啊?


一個是中國起源(道教),另一個是印度傳入中國(佛教)

2012-03-17 22:58:42 補充:
我的意思是,如果要問[道教]的疑問,請煩移駕到[道教版]


謝謝!


收錄日期: 2021-04-25 14:41: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17000016KK079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