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如何扭轉?

2012-03-14 1:32 am
為什麼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如何扭轉?

回答 (4)

2012-03-14 4:02 am
✔ 最佳答案
現時香港之狀況,是因政府之高地價政策下所產生。在過去20-30年間,樓價增幅近百倍,而薪金增幅只幾倍,明顯落後過樓價很多。這樣下去,就愈來愈多無樓人士跌落實貧窮線。政府一日不改高地價政策,相信市民之生活祇會愈來愈困難。
其實現時政府可能無力改變(因財團財力已太強);可以嘗試加重利得稅或增值稅,多收之稅款就回饋市民,這亦算是治標之辦法。雖不能治本,但亦可舒緩市民之壓力,市民都可安心生活。
2012-03-17 11:57 am
為什麼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聖經》馬太福音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次的聖經句子,提到了富裕的外延效應,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尤其在全球化的年代,成就更可以跨越不同領域,律師可能擅長資訊科技,成為企業捍衛商業利益的主力,畫家可能還是個冒險家,像劉其偉一樣深入蠻荒,研究人類學。因為競爭已經不限於國內與同質性對手,個人的專長透過跨界,更能發揮原來專長。耶穌說這個故事,好像很不近人情,其實,真實世界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林書豪現象,讓大家驚訝運動員在體能之外,還能兼顧課業,大家對於NBA的看法,誤解運動員頭腦簡單,其實不奇怪,很多運動員其實都是很聰明的,但是美國過去黑人的升學之路並不順暢,這些聰明的運動員,只好靠著實力,在運動界發展。林書豪本身學業成績很好,且因為有籃球專長,被哈佛選上之後,除了繼續打籃球,還修經濟學與社會學,他發揮天賦,兼顧兩種能力,完成哈佛學業,同時勤練籃球,打入NBA, 印證了只要努力去爭取,天賦的才華更能發揮,就能有更多的成就。

如何扭轉?
小人物尋找僅有的機會;大人物創造無窮的機會!
小人物將任何一次失敗都視為意外損失。所以他們痛恨失敗,甚至放棄種種機會以迴避失敗。他們的人生也因為平淡而缺少光彩。
大人物對失敗的理解是暫時不順利。所以當事情不順利時,他們並不感到意外,同時決定,改進方式再試一次,直到成功。
小人物只看重眼前的人和事,這正是他們急功近利的原因,他們相信“到手就是財”,對未來收益根本不敢抱太大的指望。
大人物將目光至少放在未來五年的發展上,並預先判斷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可以利用的機會,所以在機會來臨時也不會錯過。
什麼是大人物?就是那些憑傑出人格受到人們稱道、敬仰和效法的人,以及那些憑正當手段取得傑出成就的人。什麼是小人物?就是那些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終生碌碌無為的人,以及那些憑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而受人唾棄乃至身敗名裂的人。
改變是一點一點發生的。
發生變化的原因經常微不足道,產生的結果卻十分驚人。

大人物比普通人多了一點什麼?或少了一點什麼?
你也許會產生疑問:真的嗎?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真的能改變每個人的差距嗎?真的能造成天壤之別的結果嗎?當然是真的!大人物並不需要從某個山洞裡找到不為人知的秘笈,他們只是在尋常小事上比別人做得好一點點,於是成就了一生。
2012-03-14 2:18 pm
為什麼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主導性權利調配不均, 冨者持有絕大份數既"話事權而貧者只有"接受權".

如何扭轉?
辟除貧者自卑心態, 加重貧者主導說話權利.
2012-03-14 3:51 am
富者愈富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國是港事》版刊登了第一篇《新香港人》的專欄文章。那位作者叫Kris,1989年出生,當年剛剛拔尖進了中文大學。他是一個博客,我從網上發掘了他。

當年,全港沒有多少人會談「八十後」問題,但呂大樂教授的《四代香港人》卻已在「八十後」之中引起廣泛討論。《國是港事》版推出《新香港人》專欄,便是想在主流媒體引入不同年青人的聲音,希望長輩聽一聽。

2009年年中,我們還把80多篇《新香港人》文章和300多個網上讀者回應整理結集為《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可惜直到去年爆發「反高鐵」示威,社會才對「八十後」如夢初醒。

今年,Kris快要大學畢業了,《新香港人》的文章已累積了160多篇了,社會上無疑對「八十後」多了討論,但長輩對年青一代的瞭解呢?我們記憶猶新的是,唐英年在不久之前,才對像Kris一樣的年青人訓話,說他們「剛愎自用」、「關上門做皇帝」。看來《新香港人》的使命還未完成,我們仍須堅持下去。

***

無線《新聞透視》最近製作了一個節目叫「透視三十年」,首集題目「上游.下游」 ,討論社會的階級流動問題,訪問了黎智英和梁振英。

黎智英小時候從大陸來香港,十二歲在工廠當童工,其後創辦了服裝連鎖店和傳媒集團,版圖已從香港伸至台灣。梁振英大學畢業後加入測量師行,三十出頭便成為該行二百年來最年輕的合夥人,現在有意競逐行政長官。

我最感興趣的部份,是記者分別向他們問了同一個問題:如果你出道在今天,你還會有這麼成功嗎?

黎智英梁振英:今天機會更多

黎、梁二人不約而同答「會」,而且十分肯定:今天的機會比當年多得多。

「八十後」一定覺得他們在說風涼話,誰都知道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經濟增長最快的黃金盛世,各行各業雞犬皆升,機會豈會不及今天。但細想一下,他們說得沒錯:今時今日,只要能出類拔萃,得到的回報遠比三十年前巨大。

手上沒有香港的數據,但可以參考《經濟學人》兩週前一篇文章談及美國的貧富懸殊:在七十年代,收入最高的五分一人口,薪酬增幅是14%,最低的五分一人口,是9%。到九十年代,首五分一人的加薪幅度躍升至27%,但最低的五分一,只增加10%。換言之,窮人沒有變窮,只是有錢人的財富增加速度加快了。

再看另一個同樣是美國的數據:在1980年,首1%收入最高的人,比餘下九成人口多賺十倍;到2006年,他們能多賺二十倍!這不再是"haves"和"have-nots"的問題;是"haves"和"have-mores"的問題。

想想科技(尤其互聯網)帶來了多少資訊、資金和交通的便利,還有中國和印度崛起所帶來的龐大市場,就會明白,黎智英、梁振英若出生於1981年,三十年後,他們的財富和成就,很有可能會比今天更豐碩。

新一代:不是沒機會 是欠平等

這樣看來,今天「八十後」嚷嚷的,不是機會不夠──對「叻仔」來說,今天的機會一定比三十年前多──而是最頂尖那1%「叻仔」,和餘下那九成人之間的差距,被跨張地倍增了。「八十後」不止在抱怨「沒機會」,更是在投訴「欠平等」。三十年前一個中游分子,今天會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今天一個中游分子,三十年後也會覺得自己過得比窮人好,但和富人之間的距離,卻將非常遙不可及。富者愈富,貧者即使生活質素沒變,相對之下也會覺得自己比以前更貧窮,對社會的不滿亦由此而生。

對「八十後」來說,社會的貧富懸殊令他們憤怒,行業之間的貧富懸殊更令他們沮喪(同樣是會考狀元和大學畢業,試比較從事傳媒和從事投資銀行的薪酬差距)。政府要著手解決的不是令那最頂尖的1%過得更舒服,或令財富更加傾斜於金融和地產業,而是如何使其餘九成人口感到有出路、有機會。面對類似問題,美國的奧巴馬總統至少提出了「衛星時刻」"Sputnik moment"的口號。香港呢?
參考: 為什麼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34: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13000051KK004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