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歷史

2012-03-11 12:54 am
鄭成功在澎湖有哪些歷史?!

急!!!請盡快回!!!
更新1:

我要澎湖的ㄛ!!!!!!!!!

回答 (5)

2012-03-11 9:02 pm
✔ 最佳答案
鄭成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鄭森」重定向至此。關於同名的越南鄭氏政權領袖,詳見「鄭森 (越南)」。鄭成功 描繪鄭成功著官服樣貌的17世紀繪捲,
據傳是鄭成功到台灣後所繪,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南明招討大將軍 繼任鄭經 爵位延平王(南明) 籍貫福建泉州南安 族裔漢、和混血 原名鄭森 字號明儼、大木 出生1624年8月27日
日本肥前平戶 逝世1662年06月23日 (37歲)
南明東都承天府 墓葬參照正文介紹 配偶福建泉州惠安董氏 親屬父:鄭芝龍
子:鄭經等(餘參照正文介紹)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 -1662年6月23日 )是17世紀一名忠於南明的將領;幼名福松,名森,字明儼、大木,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更名成功,世稱「鄭國姓」、「國姓爺」,[1]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鄭成功之父為出身福建泉州南安(現分屬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晉江市安海鎮及南安市石井鎮)、[2]曾為海盜的南明水師將領鄭芝龍,母為出身日本肥前國平戶島的田川氏;他出生於母親的故鄉平戶,六歲時為父親接往福建老家,及長被送往南京求學。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前明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在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東寧王朝時代,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台灣民間設有廟宇(包括後來的延平郡王祠)加以祭祀。前期生平少年時期 鄭成功母子雕像,設於臺灣臺南鄭氏家廟。1624年7月14日(明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本寬永元年),鄭成功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千里濱。父親鄭芝龍為海商及海盜首領,於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台灣、菲律賓附近海域擁有極大勢力。鄭成功六歲之前跟隨母親住在平戶,直到父親鄭芝龍受明廷招安任官,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晉江縣安平鎮,現安海鎮)居住讀書,該處現為安海成功小學校址。[3]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鄭成功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1641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1644年,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錢謙益為了勉勵鄭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別字。同年(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流寇」首領「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隨後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城。明遺臣遂於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1645年(弘光元年)農曆五月,清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破揚州、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等人殉國,弘光帝被俘,遭到殺害,弘光朝乃亡。隆武時期1645年弘光朝覆滅後,鄭芝龍、鄭鴻逵兄弟於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鑑稱帝,於同年七月改元「隆武」。[4]隆武政權成立後,鄭成功得明紹宗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儀同駙馬;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亦受紹宗賜國姓;[5]這就是世稱鄭成功「國姓爺」的由來。1646年(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頗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軍政大權的鄭芝龍,卻無意全力抗清,甚至在清軍南下福建的時候,命令仙霞關守將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將軍隊撤回隆武朝廷的所在地福州。此舉導致清軍攻入閩北時幾乎沒有遭受抵抗。清朝大學士洪承疇為鄭芝龍同鄉,在其承諾給予三省王爵的利誘下,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帶著部分兵將出走金門。鄭芝龍本以為降清之後不但得保家業,還能加官晉爵;不料清軍征閩主帥博洛背約,不但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北京,更出兵攻打鄭家的故鄉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碰上此次劫難,於戰亂中自縊身亡;鄭成功得知母親死後,更加堅定了抗清的決心。同年(1646年,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農曆八月,清軍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在汀州遭清軍俘虜,之後絕食不屈而亡。南明帝系旋由桂王朱由榔繼承,改元「永曆」。 鄭成功:<續文未完,請詳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網址如下:http://zh.wikipedia.org/zh-hk/%E7%BC%A0%E8%B6%B3#.E 5.8F .83.E8.80.83
2012-03-12 1:13 am
鄭成功死後數十年,到了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時,在中國,特別是閩南、台灣一帶,鄭成功的形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酵,已呈現出濃厚的神話色彩。

閩台地區民眾心目中的神明
1695 年承天府有一座「開山王廟」,後世傳言,該廟祭拜鄭成功,為避免遭清朝官員猜忌,而託名為開山王廟。開山王廟可能是一般民眾祭祀鄭成功的第一所廟宇,殖民時代的日本人山田孝認可,且說明開山王廟也被稱為「開台聖王廟」。鴉片戰爭前後,更有鄭成功以劍插地而得泉水的傳說。

清朝官方眼中的叛逆
表面上,清朝對於投降的明鄭勢力優待,實際上嚴厲整肅。因此,清朝末年之前,鄭成功在中國的形象,是一個正統王朝的叛逆、錯誤地選擇了效忠明朝的忠臣、時常侵擾海疆的 海寇,然而同時也是上天賦予特殊命運與能力的人物。

西方人眼中的海盜與異教魔王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總督多處批評鄭成功的殘暴,但也承認鄭軍十分勇猛。瑞士籍傭兵回憶錄記述了一位荷蘭牧師,被鄭成功的軍隊俘虜之後,英勇不屈,最後遇害。西文記錄裡的鄭成功呈現出一個既惡劣、又強大的形象,形同怪物。他不但是個很有勢力的海盜、異教徒,而且作風殘酷野蠻,迫害上帝的子民,手下則不乏悍勇善戰的將兵,因此能在東亞海洋上稱霸一時。

中華民國/台灣的民族英雄
二二八事件後,白崇熙代表國府來台宣慰,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撰寫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題於祠前的石坊。而1946 年起的台灣省運動會聖火傳遞皆以延平郡王祠做為起點,1975 蔣介石過世後葬於慈湖,聖火傳遞的地點,就從延平郡王祠轉到了慈湖。這是國民黨的自我認同,以自己的政權作為鄭成功政權的繼承者。官方毫不吝惜以最高貴優雅的文字來讚揚鄭成功,並且聯繫到當下的政治需求,總是從「緬懷」鄭成功開始,一直談到「反攻復國」的使命。

鄭成功也與孫中山並列,許多著作主張,鄭成功或他的部屬創建了反清秘密會黨「天地會」,持續了兩個世紀的反清奮鬥之後,由國父孫中山,繼續利用反清秘密會黨的力量來從事國民革命,最後成功。因此,鄭成功成為「近代民族革命運動的開創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英雄
對於中共而言,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向來是十分嚴肅的政治問題,1950 年代,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取得台灣的歷史事實,被拿來和「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相類比。

歷史課本寫道:「從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在台灣進行開發,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1979 年版的歷史課本說,在荷蘭人統治下,台灣人民「生活非常痛苦,渴望回到祖國懷抱」,因此台灣人向鄭成功獻了一幅台灣地圖,希望他能「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最後,「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在中國人民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2005 年辭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江澤民,訂製了80 件瓷雕作品,主題是「鄭成功收復台灣」,送給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等領導人。這批瓷雕作品被命名為「揮師收台」,紀念鄭成功三十九歲就去世。

中外媒體評論,江澤民是把收復台灣的未竟事業,透過鄭成功的瓷雕遺留給新接班的軍政領導人。同一時間,中國人大正通過武力攻台的法律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因此,鄭成功瓷雕也被視為武力攻台的暗示。

鄭成功死後,依然出現不斷變化的歷史評價、詮釋與神話般的傳說。之所以如此,有很多原因:他同時具有兩國血統的身世,曾以堅強的意志,以金門、廈門彈丸之地,與強大的滿清抗爭多年,又從西方殖民者手中,取得漢人對台灣(台南)的支配權,鄭氏家族在東亞的海權史上,更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等等。

除了這些客觀因素之外,原始史料的欠缺與歧異,也使得不同時代、不同立場與利益的階級或群體,都以各自的角度,對他作出新的解釋,因而形塑出各種不同的鄭成功形象。
2012-03-11 6:53 pm
鄭成功是到過澎湖的
1661年4月人船出發,先扺澎湖,待風,收集糧食補充飲水...但所得不足全軍三日.
於是下令全軍出發,航向大員....
所以,鄭成功離開後,澎湖人民可能很幹;因為往後好幾天可能沒吃的又沒喝的了.
2012-03-11 5:40 am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48/1/z.htm
公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明永曆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兩萬五千鄭家軍在金門島東向的料羅灣,登上了近四百艘戰船。
鹿耳門之戰與鄭荷對決
晌午時分,旌旗飛揚的龐大船隊,乘風破浪駛向台灣的中繼島,澎湖。次日,船隊來到了澎湖,泊峙內灣,鄭成功派出船隻到大員附近海面偵查,並在澎湖整裝,等候順風出發。
四月二十九日夜,為了搶潮水,鄭成功決定冒險啟椗,在強風巨浪中向東南方航進。三十日黎明,數百艘高掛著鄭字旗幟、漆著太陽與月亮並存的日月旗軍船,在濛濛霧中,悄悄來到鹿耳門外港,於北線尾島外的海邊下錨。
中午過後,鄭成功在船頭擺下香案,向天禱祝,祈求一戰成功。不久,鹿耳門水道開始潮漲,順風吹送下,船行如飛,戰船趁勢湧進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此時船隊已分成三批,一批留在北線尾外海原處,另二批陸續魚貫進入鹿耳門海口,散布在台江南北兩面和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之間。
傍晚,鄭軍水師衝過荷軍防線,先在赤嵌樓以北的禾寮港(約在今台南市忠義路靠成功路附近)登陸,接著進占赤崁,直逼普羅民遮城。五月四日,普羅民遮城的荷蘭守將棄城投降,結束了這場「鹿耳門之戰」。短短五天,鄭軍便攻陷了戰力薄弱的普羅民遮城,迫使荷蘭人全數退守在隔著台江水域、位在普羅民遮城對岸的熱蘭遮城,雙方開始了長期的對峙交戰。
隔年二月一日,永歷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熱蘭遮城裏的荷蘭人終於不敵鄭成功軍隊的圍困夾攻,終於與鄭成功簽訂締和條約,歷時九個多月的鄭荷對峙交戰局面,最後在僅僅數天的締和過程中劃下句點。自此,鄭成功正式統治了台灣。
「鄭成功是非常寬厚的。不但讓所有的荷蘭士兵及家眷都離開,每個人可以帶走多少東西,幾乎都按荷蘭自擬條約中的規定。」長年研究南海問題的台綜院所長龍村倪表示,在這場媾和交涉中,鄭成功充分展露了尊重與寬容的泱泱大氣,並締下近代中國在國際上罕有的勝利表率。
三十八年前,公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福建巡撫的默許下占領了台灣,而這一年正是鄭成功在日本平戶出生的一年;沒想到三十八年後,鄭成功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驅逐了荷蘭人,開啟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新頁。


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11.asp?id=rb05
鄭成功登臺路線

圖片參考:http://thcts.ascc.net/tempmap/rb05_1.jpg
2012-03-11 1:02 am
鄭成功沒有去澎湖,他從廈門直接來攻台灣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29: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10000015KK053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