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d/33d01/33d0101.htm
魏晉以來的民族融合
魏晉南北朝之際,民族之間的衝突、戰爭不斷。然而,由於各族之間的接觸頻密,也就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壯大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整體力量。
自西漢武帝以降,西、北邊境的匈奴、羯、鮮卑、氐、羌等胡人即不斷內遷。西晉時,內遷的匈奴、羯、鮮卑人有幾十萬,氐、羌族也有五十萬。當時關中地區人口共約百萬,其中胡人即佔了一半左右。由於內徙之胡人和當地漢族形成交錯雜居的狀況,在經濟、文化、生活諸方面不斷交流,故產生各族之間自然同化的趨向。永嘉之亂後,五胡先後在中原地區建立了許多政權,這又大大加速其與漢族融合的過程。一些胡人統治者如匈奴人劉淵、羯人石勒、鮮卑人慕容皝、氐人苻堅等,深慕漢族文化,本身都可讀漢文經書,立國後又往往採用漢族的官制、政制,興辦學校,鼓勵農桑。其中比較有遠見者,如北魏的孝文帝,更主動而大規模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習俗上全面推行漢化運動,並且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於民間的自然同化,和胡人統治者的主動倡導漢化,經過二三百年時間,中原地區的胡、漢界限趨於泯滅。黃河流域的漢族已注入大量的胡人新血,成為由胡漢融合而成的新漢族了。
當胡人不斷向內地遷徙的時候,中原漢族也在大量南遷。東漢末年,由於中原連年戰禍,許多漢人已逐漸向長江流域遷徙;在晉代,政治腐敗,內戰頻仍,特別是北方被胡人瓜分佔據,促使中原地區的世族和平民,大批渡淮過江,遍佈淮南、江南一帶。到了東晉初,由北方遷到長江一帶的漢人,已有百萬人以上,有一部分甚至向今福建、廣東、廣西乃至越南遷徙。
原來長江流域一帶人口稀少,經濟、文化也較落後,中原漢族的大舉南下,使南方的經濟和文化得以飛速發展。因為南下的漢人,不但給南方提供了大量勞動力,更重要是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令南方的農業面貌一新,冶鐵、製瓷等手工業生產水平大大提高,商業貿易也日益繁榮。中原南下的漢族,通過和南方土著的密切接觸以及彼此通婚,也吸收了許多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南北各族就這樣日漸融和起來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民族大遷徙、大融和,使中華民族的內涵更為豐富,也為日後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看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會自問:「我有沒有匈奴、鮮卑或其他胡人的血統呢?」也有人會說:「怎麼我的祖先起源於北方?」原來今日之漢族早已是個大雜燴。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z/33z18/33z1802.htm
漢人南遷與南方之開發
北方胡人之漢化,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最具代表性。但它僅僅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過程的一面,其另一面則為漢人之南遷。
早在東漢末年,由於黃巾暴動所導致的州郡割據混戰,一些北方漢人已向長江流域遷徙。後因五胡亂華,北方盡淪胡人之手,晉室衣冠南渡,中原的世族和人民遂多次大批地渡淮過江,遍佈淮南、江南一帶。東晉初,由北方抵長江一帶的漢人已有百萬以上。有部分人更向今福建、兩廣乃至越南遷移。如福建泉州城地跨晉江下游兩岸,相傳晉室衣冠南渡時,避居此地者多沿江而居,故稱流經此處之江為晉江。泉州北面有「小洛陽」,著名的洛陽橋即建於其處,其名相信亦與晉代時漢民之南遷有關。
大量漢族的南下,使南方許多土著民族進一步接受漢文化的影響,通過互相接觸、交流乃至通婚,漢族和當地民族同化的過程亦大為加速。漢族的一個支系──客家,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客家人多住於贛南、閩西、粵東一帶,其歷史上的大遷徙有數次,首次約起於西晉永嘉之亂後,五胡的入侵迫使中原的并、司、豫諸州的一些漢人逐漸南徙,幾經輾轉而達於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稱為「客家」。案閩粵贛交界地區原有今族之先人聚居,客家人之不斷到來勢必與之相接觸,甚至於同化。目前族多分佈在閩東、浙南一帶,據載係元明之後由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逐漸向北遷徙,然時至今日客家話同族語仍頗接近,其淵源變化實值研究。僅此一例,已足見漢人南遷同南方民族融合之關係。
漢族的經濟文化向以中原地區為重心,南方地區甚至長江流域一帶,原來人口較少、經濟落後,三國時雖經開發,仍然比不上中原。但由於後來漢族的大舉南遷,不僅增加了大量勞動力,且帶來先進之生產工具與技術,使南方地區逐漸實行精耕細作、施肥灌溉,冶鐵、製瓷、造紙等業進一步發展,商業貿易臻於繁榮。六朝首都建康乃成有百萬人口以上的大都市,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遂開始南移江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