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資料 (超急 20點)

2012-03-05 7:05 am
請列出中國銀行從1912年開始,直到現在的所以歷史和資料。
(請每一件事都不能少掉)

謝謝你們的幫忙

回答 (2)

2012-03-05 8:48 am
✔ 最佳答案
大清銀行時期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總行設在北京西交民巷,並在天津,上海,漢口,濟南,張家口,奉天,營口,庫倫,重慶,南昌設立分行。賈繼英為第一任行長。戶部銀行是中國歷史上繼中國通商銀行之後第二家銀行。
1906年,戶部改為度支部,「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
1909年,大清銀行設立杭州,開封,太原,福州,長春,廣州,蕪湖,長沙,西安,雲南,江寧支行。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銀行倒閉。
中國銀行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命吳鼎昌為監督,在大清銀行基礎上籌建中國銀行。因吳鼎昌與臨時政府財長周學熙不合,後由孫多森接手重建事宜。中國銀行章程一百二十條章程以及八局制度全盤仿效於日本銀行制度。
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市漢口路3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孫多森擔任第一任總裁。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被公開,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公開決裂,梁士詒將孫多森趕下台,中國銀行落入袁世凱手中。
1914年2月,《國幣條例》頒佈,同時設立幣制局,發行新銀幣,因為銀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8月1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與錢業公會達成協議,將以前貨幣一律取消,只流通袁大頭。
1916年3月22日,強行登基的袁世凱宣布取消帝制,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梁世詒提出停止兌換銀元,中交兩行合并,擠兌風潮爆發。
1927年3月,北伐軍到達上海,中國銀行從北洋軍閥手中轉移到國民政府手中。


中國銀行條例

1928年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總行從北京回到上海。
1929年11月4日,中國銀行倫敦分行成立。

中國銀行紐約分行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於國共內戰失利,退守台灣,總管理處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臺北,其後改組並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留置中國大陸之中國銀行各部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收歸國有,並續稱「中國銀行」,成為唯一指定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其在海外的分行繼續運作。於是,中國銀行現有兩個源流分支,一為由原總管理處播遷台灣後改組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今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另一則為仍留存中國大陸的中國銀行。

新加坡中國銀行大樓
[編輯] 中國銀行部分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軍代表龔飲冰等人接管中國銀行。龔飲冰出任中國銀行總經理。
1950年4月9日,中國銀行董事會在北京召開。南漢宸被選舉為董事長。
1950年12月16日,美國頒佈《凍結中朝資產條例》,共計凍結中國各銀行資產4156萬美元,中國銀行損失最為慘重。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宣告獨立,排斥中國銀行在馬來亞的活動。
1958年12月4日,馬來亞通過銀行法案修正案,強制中國銀行檳榔嶼,吉隆坡兩經理處停止營業。
1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合并,成立馬來西亞聯邦,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出現擠提。馬來西亞強制接管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成立共和國。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重新營業。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國務院指定由中國銀行負責辦理中國被美國政府凍結資產。
1983年7月,中英談判,港幣暴跌,中資銀行遭到擠兌。中國銀行出資拯救13家中資銀行。港澳中銀集團成立。
1989年6月5日,六四事件,港澳中資銀行爆發擠提。
1994年起,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及澳門分行分別成為香港和澳門地區的鈔票發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集團成立於1980年代,由原以中國銀行為首的13家銀行合併而成。

根據中銀香港的網頁,這12家銀行分別是: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
兩家香港註冊的銀行
華僑商業銀行
寶生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部份分行)



八家內地成立銀行的香港分行
廣東省銀行
新華銀行
中南銀行
金城銀行



(續)
國華商業銀行
浙江興業銀行
鹽業銀行
集友銀行

交通銀行在香港的業務曾經有一段時間也屬於中國銀行集團,但已於1998年回歸交通銀行總行管理。

中國銀行東京分行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部分

2006年8月21日,臺灣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再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至此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於臺灣不復存在。
參考: 維基
2012-03-06 4:31 pm

中國第一家國家銀行
2006年,中國銀行在港招股上市,其附屬機構中銀香港分行亦遍佈全港,幾乎要與豐、生等傳統大銀行抗衡,實力不可低估。雖然其招股書上,對自身的歷史只是略略幾筆帶過,事實上,這是一家親身見證中國近代史的老店。它曾為中國第一家國家銀行,亦曾因納入政府部門而成為某些大官員的私人提款機,甚至私人印鈔廠。
中國銀行前身為清末1905年成立的大清戶部(財政部)銀行,是中國的第一家官方銀行。1908年該行改組為大清銀行;1911年,大清銀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銀行,其功能相當於當時的中央銀行。
1912年2月,清帝溥儀遜位,清朝正式滅亡,大清銀行也隨之改變。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臨時政府財政總長陳錦濤在孫中山、袁世凱及商股股東同意下,將大清銀行改組為具有中央銀行權利的中國銀行(以下簡稱中行),有代理國庫、發行鈔票的特權,和當時的交通銀行共同履行中央銀行的職能。
1916年,袁世凱為籌集軍費,下令中行及交通銀行停兌,即不准兩總行向市民將紙幣兌現回白銀。此令一下,遂掀起軒然大波。幸好當時一班由海外留學返國的年輕銀行家,包括26歲的張嘉璈(字公權)和34歲的陳光甫,認為一旦停兌,不只中行信譽破產,連帶所有中國其他銀行的聲譽都將受打擊,這樣中國金融業要擺脫外國銀行束縛就非常困難。於是,這班上海中行年輕管理層,堅持不理停兌的命令,並以訴訟之計(類似港人的司法覆核)拖延執行袁世凱的命令,又獲外資銀行如上海豐銀行及當時社會各界的支持,令上海中行避過危機。此後張嘉璈四處勸募商股,使當年的商股超過了官股。至1923年,中行在張氏的領導下,基本上成為商辦銀行,擺脫了北洋政府的控制。
而袁世凱因企圖恢復帝制,不得民心,受到反對,只得於1916年3月(稱帝百日後)宣佈撤銷帝制,之後羞憤而死。其後,中國進入了混亂的政治時代。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組成了國民政府,中國銀行又再次捲入政治風雲。
國民政府成立後,擬定成立中央銀行。在籌備過程中,時任財政部長宋子文在陳光甫的建議下,一度考慮將中國銀行改組成中央銀行,條件是新銀行的名稱必須為「中央銀行」;政府的股份要多於商股。這個條件遭到中國銀行張嘉璈的「婉言謝絕」,新的中央銀行遂另行籌設。
1928年國民政府另立中央銀行,第一任中央銀行總裁為當時財政部長宋子文。宋子文在開幕禮上說,成立中央銀行的目的有三:(1)統一全國之幣制,(2)統一全國之金庫,(3)調整國內之金融。
在設立中央銀行的同時,國民政府頒佈《中國銀行條例》,改組中國銀行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負責代理一部分之國庫事宜,並加入官股500萬元,合原商股共2,500萬元。但此時商股仍佔80%,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基本上仍向資本主義發展。改組後的國際匯兌銀行(即中國銀行)仍由張嘉璈任總經理。在其精心經營之下,中行的各項經營績效均居國內銀行首位,遠遠領先於中央、交通及其他銀行,能與海關、郵政局並駕齊驅。
中國銀行的雄厚實力及不斷擴大的版圖,引起了蔣介石的覬覦。為了實行金融壟斷,國民政府必須控制中國銀行。於是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對中行實行改組,增加官股1,500萬元,以當年金融公債撥款,合原股4,000萬元。由國家財政部指派董事,當時財務部長孔祥熙(上海四大財閥家族之一,出生於山西,蔣介石的連襟,其妻宋靄齡是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的姐姐)指定宋子文為董事長,總經理一職由宋漢章擔任。而在中行任職22年的張嘉璈則被免職,調到鐵道部擔任部長一職。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曾說:「任何一位偉大的企業家,血液總流有一些理想」,張嘉璈的行為正印證了這句話。1976年5月,張嘉璈在接受採訪時,談及這次調職曾說:「財政當局要拿銀行當國庫,我卻以為銀行就是銀行,國庫是國庫,這點意見不合,是造成我離開中央的最大原因。」國民政府成功了,中國銀行經過此次改組,從此被納入南京政府的運作,成了國庫,一直到國民政府1949年戰敗逃離至台灣。

〔略〕


蓋棺定論本非易事,圍繞宋子文的爭議,想來也將繼續。至於中國銀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銀行。原總管理處隨民國政府遷往台灣,至1960年在台重新開業。在台機構部門於1971年改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2006年8月間和台灣交通銀行(Chiao Tung Bank)合併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大陸地區的各分支機搆部門則收歸國有,繼續以中國銀行行名營業。
(本文轉載自區慕彰、羅文華新書《中國銀行業發展史—由晚清至當下》,由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33: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04000051KK009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