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買股票的人都是輸錢收場?

2012-03-02 10:18 pm
為什麼大多數買股票的人都是輸錢收場?如何避免?

回答 (5)

2012-03-10 2:35 pm
✔ 最佳答案
為什麼大多數買股票的人都是輸錢收場?. 答: 因為, 大多數買股票的人, 都是有以下一個或多於一個明顯的弱點: 1.) 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大多數人, 都沒能在學校裡學習如何進行股票投資, 我們不懂得如何閱讀公司財務報告表, 不懂得如何進行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 不了解各類技術圖表和指標, 不完全明白經濟學理論, 更缺乏足夠的途徑, 了解上市公司的發展動態資料。因此, 對大多數人而言, 投資股票, 就如在賭場內下注賭大小一樣, 最後的結果, 往往都是輸錢收場。2.) 資金少, 不能有效分散風險。如果, 手上的資金有限, 只能購買一隻或是幾隻股票; 那麼, 我們投資的表現, 完全取決於這一家或幾家公司的運作情況, 我們的風險是高度地暴露於這隻, 或是幾隻股票上。3.) 沒有時間管理投資。投資股票獲利, 是建立在低買高賣;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經常留意市場發展狀況, 研究股票走勢, 進行適時的買賣。但是, 大多數購買股票的人, 都有一份全職的工作, 都有一個家庭需要照顧, 我們真的沒有時間, 每天花上數小時來閱讀各種市場分析資料, 以及企業報告表; 因此, 我們沒有辦法判斷合適的買賣點。如何避免? 答: 好的開始, 是成功的一半; 選股票, 亦如是。 1.) 選擇總市值大於市場平均值的公司;2.) 選擇市盈率低於市場平均值的公司;3.) 選擇股息收益率高於市場平均值, 並且可持續的公司;4.) 選擇的公司, 應該具備良好的財務狀況, 如流動比率高於市場平均值, 負債比率低於市場平均值, 股息支出率低於市場平均值; 5.) 公司應該有良好的營運狀況, 具體為兩個指標: 最近一年淨值報酬率比同業高, 同時, 最近一年稅前淨利率比同業高;6.) 最近一年盈餘成長率, 以及未來一年預估盈餘成長率高於市場平均值。 希望上述的解說, 可以幫到你。

2012-03-10 09:07:42 補充:
如何避免?
另一方面, 亦可投資基金; 這是一個風險較低、回報不錯的選擇。
參考: 小魚槍手
2012-03-08 5:15 am
才不是呢,我见我的亲戚都赢到变富翁,连我也占到好处。
2012-03-06 2:20 am
買房地產易贏錢過買股票,相信多數人都同意,事實上又係咪咁呢?我提出既數據係,由恆指成立至今,恆生指數既升幅係以每年平均15%增長,而房地產則只有7%.數據上應該係買股票好過買房地產.

再睇另一件事,世界上既富豪,都係透過持有股票致富,完全冇一個係靠房地產發達(香港地產商係發展地產生意,唔係囤積房地產),主要原因係房地產本身唔會有生產力,一塊田冇人耕係長唔出菜.

咁做咩要講房地產呢,因為就要解釋股票易輸錢既其中一個原因:買股票難以長線持有,但房地產可以因為自住需要而長線持有,透過複利效應而被迫發達,引出黎既答案就係,炒賣股票係難以致富,只有不斷進行投資具價值既公司先係出路(可以再參與李首富,郭氐兄弟當年亦係咁做:知道自己公司具長遠發展前景,不斷將公司派發股息買回股份).

當買賣股票只視為補充差價既時候,散戶要輸,輸資訊不對稱,輸交易成本(4個人打牌抽水,打得愈耐,抽水愈多,直至4個都輸清).散戶要避免輸錢,最重要係先減少進出股市既次數,只係呢點做唔到,其他既技巧知道都冇用.

2012-03-05 18:29:38 補充:
唔同意政府有問題,因為大戶既智力永遠高過政府(即係你冇可能話呢個世界有罪案而認為警察辦事不力),其次係受惠於經濟增長既人係有,反過來,如果過份監管(或者應該監管到咩地步),外資係可以唔黎,係唔一定要搵香港做提款機.

想去解決問題,唔可以用定校規方式,罰咩罰咩就可以,或者無限咁去監管,最後都只係一層管一層,政府只係需要提供良好既客觀環境就夠.
2012-03-03 7:55 pm
呢個主要係政府問題:1, 市場監管力度不足,甚至卸膊!2. 免咗外資在香港利得稅,又無外匯管制─過江龍點會當你係提款機?3. 公司法過於寬鬆,以致令小投資者蒙受損失,而聯交所及證監發揮唔到應有水平!僅供參考!
2012-03-02 10:45 pm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只懂得買,而不懂得賣,不論是賺還是蝕,投資者作出投資時,都應該有一個目標,就算股票跌,要懂得及時止血,股票升時,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價就賣出,投資者往往嘗試探頂或底,到價時因貪念愈看愈高,最終得不嘗失.投資者切忌暴喜暴憂,要衡量自身承受風險程度,需說股票市場上沒有長勝將軍,但只要控制好個人心理,才能領會到投資的真正樂趣.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33: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302000051KK002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