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康熙的事蹟(好的,不要壞)

2012-02-24 3:35 am
快,20點,要好的,不要壞!

回答 (5)

2012-02-24 4:03 am
✔ 最佳答案
給won******︰清康熙帝的好的事蹟︰一‧ 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二‧ 1683年攻克臺灣。三‧ 三征噶爾丹。四‧ 雅克薩戰役,遣薩布素驅逐沙俄,收復失地。五‧ 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避暑山莊。六‧ 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七‧ 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八‧ 多次親自出京巡視,以了解民情吏治。九‧ 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十‧ 重視對漢族士大夫的優遇。十一‧ 崇尚儒學,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十二‧ 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等多部圖書、曆法和地圖。十三‧ 對西方文化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並頗有著述。十四‧ 對基督宗教有好感。十五‧ 對於宗教寬容,准許藏傳佛教、基督宗教、道教傳教。十六‧ 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十七‧ 在收復台灣後開放了海禁,並設立了四個通商口岸。總結︰康熙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起事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着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雍乾盛世」。正是由於康熙帝高超的能力使得清朝國家機器高效運轉。由於其政績和能力,康熙帝常被稱為中國帝制歷史上的「一代英主」! 參考資料︰自己[hope I can help you(希望幫到你),其他回答者請勿抄襲,其他回答者請勿參考或「抄考」,發問者請勿移除問題,其他網友請勿檢舉本答案]
2012-02-25 12:04 am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愛新覺羅氏,名玄燁,清朝第四代君主,年號「康熙」。玄燁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順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零十個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與乾隆帝的統治時期,又被稱為「康乾盛世」。他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於二十四歲時早逝,順治帝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即位時只有7歲(虛歲8歲),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正式登基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與自己的計謀下,在康熙七年(1668年)逮捕了顧命大臣鰲拜,並由其手中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執政1673年,因為康熙帝決定撤藩,導致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他二藩相繼響應,三藩之亂最終在1681年被完全撲滅,國家遭受了較大的損失,不過維護了國家統一。康熙採納了安溪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授明鄭降將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在1683年出兵攻克臺灣。40歲的康熙1690年至1697年多次擊敗準噶爾和噶爾丹,史稱三征噶爾丹。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現俄羅斯聯邦涅爾琴斯克)。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康熙親政不久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康熙重視對漢族士大夫的優遇。康熙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著述。對基督宗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天主教康熙對於宗教基本上是寬容的,不僅僅是滿洲的藏傳佛教信仰,他也大致接受基督宗教傳教士講道,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詡康熙在收復台灣後開放了海禁,並設立了四個通商口岸,後來此政策持續了整個清朝歷史。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起事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雍乾盛世」。正是由於康熙帝高超的能力使得清朝國家機器高康熙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英主,不過古今中外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完美的君主,近代史家亦有對康熙作負面評價者。 有專家指出,清朝中後期國力開始遠遠落後於西方,這跟康熙晚年的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英國籍史學家史景遷批評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繼位的糾葛有點進退失據;二是康熙雖喜愛西學,任用耶穌會士,並允傳教,但對西方並不信任,因而有禮儀之爭以及導致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輕徭薄賦自豪,以此彰顯盛世,但其永不加賦的政策按耕地面積繳固定稅金,與人口無關,於是人口雖增,亦不加賦,為康熙的繼承者造成財政困難.
2012-02-24 7:05 am
http://www.chiculture.net/0117/html/a04/0117a04.htm
康熙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天下人的「總經理」,在治理國家上有多方面的建樹。除了在國防和軍事上的成就外,他還致力發展經濟、整頓吏治、安撫百姓、推行教化、組織學者編纂經典巨著,促進文化發展。可以說,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漢族明君相比較,這位滿族皇帝在許多方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段黃金歲月──康雍乾百年盛世,始自康熙,也是由康熙奠定基礎的。所以後人可以說,康熙的確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改善民生經濟
康熙深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道理,對農業發展特別重視。康熙年間,多次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又通過賦稅制度改革,減輕人民負擔,使稅收制度更為公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還經常豁免本應徵收的錢糧,終康熙一朝,豁免的總數超過一億四千萬兩。此外,為保證農業生產,康熙更不辭勞苦,多次南巡治河,又開放海禁,促進貿易發展。到康熙四十年以後,基本上扭轉了農業凋弊、國庫空虛、災民處處的狀況,戶部存銀也達到五千萬兩。
營造社會和諧
從漢族人民的激烈反抗中,康熙知道單憑武力不可能征服漢族人民,於是開始從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爭取漢族人心。首先,康熙完全禁止侵佔漢人土地房屋的圈地行為,修訂了用以追緝逃亡奴僕、原來具有強烈民族壓迫色彩的《逃人法》。
同時,康熙提高漢族官員的待遇,又十分重視對官員的管理和約束,避免百姓怨恨清廷官員。最重要的是,康熙不僅努力學習漢文化,還親到孔廟瞻仰,行三跪九叩之禮,成功地從文化上消除了大部分漢人士子對清王朝的強烈抗拒。
鼓勵知識傳播
康熙熱愛傳統文化,組織學者編纂經典巨著不下數十種。最難得的是,他在日理萬機之餘,對每部書的編輯體例、指導思想、資料來源各方面都要作出認真、具體的指導,甚至親自動手,整理資料。
由康熙主持編纂完成的、較為著名的重要經典著作包括《清文鑒》、《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古文淵鑒》、《全唐詩》、《律歷淵源》等等。此外,康熙還令人繪製詳細的中國地圖《皇輿全覽圖》,將法國人皮理所著的《人體解剖學》翻譯成滿文和漢文。
2012-02-24 3:57 am
[编辑] 早期生活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8/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康熙戎裝像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詡。康熙在收復台灣後開放了海禁,並設立了四個通商口岸,後來此政策持續了整個清朝歷史。康熙的統治亦有陰暗的一面,他利用「文字獄」這種殘酷的方式打擊了江南一帶的漢族學者,從而導致中國文化進入了一個很長的黑暗時期。例如康熙五十年發生過戴名世的南山案文字獄事件。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起事的漢族政權,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雍乾盛世」。正是由於康熙帝高超的能力使得清朝國家機器高效運轉。由於其政績和能力,康熙帝常被稱為中國帝制歷史上的「一代英主」![编辑] 晚年康熙標榜仁政,晚年倦勤,導致官吏貪污,吏治敗壞。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倉銀六十四萬餘兩,牽連的官吏多達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說「朕反覆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2]。最後只把希福納革職,其餘官吏則勒限賠款。康熙末年社會矛盾在日趨激化,有江蘇無錫縣人劉三因縣令李牧殘酷成性,聚數百人於山中反抗,後被捕[3]。
2012-02-24 3:56 am
康熙是清皇中統治中國最久的一位皇帝,他8歲繼承皇位,14歲親理政事,69歲時去世,在位61年,他君臨天下時間之長,在我國歷史上是僅見的。



  1661年,順治帝駕崩,他的三子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繼承了皇位,成了清朝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1662年,改年號為康熙。當時,國家政務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四個大臣輔理。這四個輔政大臣中,索尼已年老體衰,遏必隆軟弱無力,蘇克薩哈雖然能遇事力爭,但遠不是鰲拜的對手,最後被鰲拜誣陷致死。因此,朝政大權被操於專橫跋扈的鰲拜及守舊派手中,他根本不把其他輔政大臣和康熙皇帝看在眼裏,官員們呈送康熙皇帝的奏摺,他經常不給皇帝看而自做主張。他打出“率祖制、複舊章”的旗號,對西方的先進科學採取排斥的方針。專權的鰲拜和雖然年少但要精心圖治的康熙帝,在很多根本問題上矛盾越來越尖銳。例如康熙帝主張通過改革使滿族統治者進一步封建化;抑制吳三桂等“三藩”的割據勢力;統一台灣;對西北噶爾丹的分裂勢力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等重大問題和主張,鰲拜一律反對。年輕的康熙帝清醒的認識到,鰲拜如果繼續專權下去,不僅對自己的帝位是嚴重威脅,而且將會給清王朝的基業帶來不利的影響,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1667年8月25日,年已14歲的康熙皇帝毅然決然地撇開鰲拜開始親理政事,此舉更加激化了他與鰲拜之間的矛盾,直到1669年最後除掉了鰲拜,康熙帝才開始大展鴻圖,建功立業。



  在政治上,康熙為了維護、鞏固封建國家的利益,改革了中央機構,加強中央集權;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平定了三個藩王的叛亂活動後,繼續開展了收復台灣、捍衛東南海疆的鬥爭。康熙24年,他又出兵驅逐盤踞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28年訂立《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之間的東段邊界,在我國反侵略戰爭史上留下光輝的篇章。此後,他又派兵消滅了噶爾丹集團、阿拉布坦叛軍,再次打擊了沙俄,鞏固了祖國的西北、西南邊防,使中國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的統一國家。



  在經濟上,康熙注意減輕賦稅,減免錢糧,賑濟飢民;治理黃、淮,興修水利;獎勵墾荒,擴大耕地面積;廢除遷海令,開放海禁,推行有利於工商發展的政策等等,這一系列政策,大大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康熙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從數學、天文、歷法、物理、醫學、工程技術,到經、史、子、集,以及書畫等藝術方面,他都有所研究。他還多次下令組織力量編纂書籍,當時編纂的聞名中外的《康熙字典》一直留傳至今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32: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223000051KK007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