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012-02-23 4:53 am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解釋一: 孔子說:「侍奉父、母時,看到父、母有違倫常的言行舉止發生;就要趕緊規勸、諫言。如果父母不聽我們的規勸、諫言,我們所呈現的態度也要恭敬,並且不能夠以長輩的姿態去教訓父母。規勸父母這件事雖然很辛勞,可能不一定馬上達到效果,但是我們卻要不斷的去做,而且沒有怨言。」

解釋二: 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錯,要和顏悅色地善言婉勸; 看到父母的意志不肯聽從,還是恭敬地不拂逆他; 雖然心裡很憂煩,卻不能有怨恨的表示。


我的問題就是:
1. 以上哪個解釋才是對的?
2. 如果是解釋一是對, 那如果發現父母在某件事上做錯了, 而那件事又到了急切解決的時間, 那中國文化是怎麼教導人們怎麼處理? 是順從? 還是逆? ( 因為解釋一好像避免了這個問題似的, 只說不斷規勸)

回答 (3)

2012-03-03 5:46 am
✔ 最佳答案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平時侍奉父母,發現父母的過錯,才剛剛生起,還很細微時,就能立刻察覺,並且勸諫父母改過。假使父母的心志不肯聽從勸諫,仍然怡色柔聲,對父母依舊敬重,等待適當的時機,再繼續勸諫,直到父母改過,否則決不停止放棄。如此憂心勞苦,也不怨恨父母。」

「事父母幾諫」,「幾」同「機」字,指的是動機,非常的微細。「知機其神乎」,能知道別人所動的念頭,是非常神奇、不可思議的。「諫」是「正」的意思,用正道勸諫,使人改正。平時孝養父母,不僅是身體上的奉養,心理道德有了微細的過錯,就應立刻勸諫,此時發覺容易改正,不易鑄成大錯。假使父母早已有了大的過錯,更要多方勸諫,免得後悔莫及。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志」指的是父母的心意。「不違」是不停止的意思。勸諫父母時,父母有時並不了解我們的意思,就要深一層去勸諫。假使父母懂得,卻不肯聽從,此時不可變色,更應柔聲下氣,保持和悅的顏色,婉轉的勸導。在父母尚未改過前,勸諫的誓願決不停止。

「勞而不怨」,一次又一次的勸諫,甚至遭父母責備打罵,非常的勞苦。而且心中一直擔憂著,父母為何不改過?過程非常憂心勞苦,但孝子心中決不怨恨父母。

我覺得答案應該是「解釋二」,依「見志不從,又敬不違」的解釋,明顯是不能拂逆父母,即使父母不從,也不可變色。但「解釋一」並沒有確切的解釋出來,只說了不能違背常理,以長輩的姿態教訓父母。
而「勞而不怨」的「勞」字,指的是憂心、焦慮。整句指:父母有過錯,勸諫不聽,雖然心中憂慮,卻不抱怨。
2012-03-03 5:30 am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一下國學大師南懷謹老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一書。個人非常推薦喜歡或想要重新瞭解四書五經的人士讀讀南老居士的文章,經常有頓悟之感,原來古書可以是這樣讀的。
原文擷取如下: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在又講到孝道中仁的范圍,他說對于父母的過錯必須“幾諫”。什么叫“幾諫”呢?我們好幾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員搞錯了觀念而出的毛病。

  宋儒以后論道學,便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名訓出現。因此“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時,這些也成為罪狀的重點。其實孔子思想并不是這樣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于父母不對的地方,就要盡力的勸阻。“見志不從”就是說父母不聽勸導的話,那么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鬧,因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這條命可能送掉,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只好為你送命,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樣是不對的。這種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說父母一定會不對,只是說如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地勸導,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總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養育的,必要時只好為父母犧牲,就是這個原則。
2016-10-20 11:06 am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02: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222000051KK008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