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裕民坊 - 昔日裕民坊的興盛
圖片參考:
http://www.youth.gov.hk/tc/culturehub/writers_window/ywc/ymsquare/images/YueManFong_572.jpg
觀塘原名「官塘」,在香港開埠初期,僅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只有一些小村和海灣,由牛頭角伸延至油塘。二次大戰後大量人口湧入香港,令九龍區人口急增。在五十年代,觀塘一帶已興建了多個徙置區,大量居民搬進。1953年至1954年間,政府開始發展觀塘成為主要的工業區,於1954年在觀塘一帶展開了填海工程,觀塘市中心大約在1960年成形。
由於鄰近啟德機場,加上有碼頭設備及完整的道路規劃,令當時觀塘的交通十分方便。1979通車的地鐵觀塘線,更加速了區內的發展。
政府在60年代以觀塘作為試點,發展衛星城市。當時的觀塘剛開始發展,未有完整的規劃,加上接近市區,可以作為市中心以外的土地發展,紓緩港島區及九龍半島的人口壓力。適逢大量新移民湧入香港,市區人口壓力急增,不少人選擇觀塘作為棲身之所,令觀塘一下子增加大量人口,大大加速了觀塘的發展。
基於上述種種因素,60年代後期的裕民坊成了不少人成長、聚集的地方。
裕民坊,位處觀塘市中心,正好分隔著工業區及住宅區,又鄰近觀塘道及觀塘地鐵站,地理位置非常方便。當時的裕民坊,對生活在觀塘的人來說幾乎是每日必定會經過的地方,由於當時香港製造業興旺,大部分基層市民都是勞動人口,觀塘一帶工廠林立,每日來觀塘上班的人不計其數,不少人早午晚餐都選擇在裕民坊果腹。
60年代初的裕民坊,仍未有較具規模的商舖,大部分的商戶都只是小販式經營,雖然缺乏管理,但容許大量商戶同時存在,不少新移民當初來港時,生活不穩定,他們靠的是在家鄉的傳統手藝,在裕民坊以小商戶打拼。例如裕民坊一間馳名的牛什食店,開業四十多年,據店主莊先生表示,當初他父親以鐵皮車在裕民坊以小販經營,工作了很多年才儲蓄了一筆錢開店舖。
圖片參考:
http://www.youth.gov.hk/tc/culturehub/writers_window/ywc/ymsquare/images/wckP1120556_520.jpg
當年雖然生活困苦,但不少人相信只要努力耕耘,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正因為當年有著這種精神,香港的工業才能興旺。有不少上一輩都表示當年自己也曾在觀塘的工廠上班,有些經營山寨式的小型工廠,也有些為幫補家計把工作帶回家,例如「穿膠花」。而他們都表示當年裕民坊無論吃喝玩樂全都應有盡有,對他們來說,裕民坊是充滿年輕回憶的地方。
隨著牛頭角下邨、藍田邨、秀茂坪邨等相繼落成,觀塘區人口大增,70年代更上升到高峰期70多萬,帶動了裕民坊的消費。當年除了街邊小販外,外賣家庭式的住家飯菜也相當流行,主要是供應工廠區一帶。到了晚上,街上的大排檔食肆更是興旺得不得了,不少附近居民,以及晚上下班的工人都會在裕民坊吃宵夜。當然還可以選擇其他酒樓及餐廳,只是價錢相對較貴,一般人多數光顧街邊食肆。對當時大部分人來說,能去一次酒樓已經是高級消費。玩樂方面則有銀都、寶聲和觀塘大戲院(富都戲院前身)。對比現在的連鎖式戲院,當年這類獨立戲院在香港電影業黃金時期因為競爭大,價格大眾化,有著支撐票房,吸引觀眾入座等重要作用。
總括而言,當年裕民坊的興盛,除了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外,人口消費力高,價格便宜、大眾化等都是成功的主因。可是,自從香港工業北移,工廠接二連三倒閉,令裕民坊,乃至於整個觀塘區的經濟下滑,加上政府嚴格規管,裕民坊一帶的小販幾乎絕跡。經過數十年來的變遷,裕民坊也漸漸變成舊區,政府的重建計劃因業權問題一再拖延,到底重建是好是壞,仍未有人能斷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陪伴香港人成長,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將只存在於我們回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