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culture.net/0122/html/b01/0122b01.html
孫中山在1866年11月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貧困農家;12歲時跟隨兄長出國,接受「歐洲式」的教育,自此從一名滿懷愛國和變革熱忱的青年,逐步成長為革命家、政治家,開拓了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道路。
孫中山童年的生活十分貧苦。他的父親孫達成曾在澳門當過鞋匠,後來返回鄉間租田耕種並兼任更夫。由於翠亨村土地貧瘠,所以靠務農維生的孫家生活艱苦,全家居住在村邊的一間平房裡,經常以番薯作為主食。
孫中山小時候很少有鞋子穿,從6歲開始就要幫忙割草打柴、放牛等工作,稍長一些便下田幹活。貧困的生活使他從小就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苦況,認為「農民的生活不該長此困苦下去。中國的兒童應當有鞋穿,有米飯吃」。這種童年生活的經歷,與他後來倡導民生主義是很有關係的。孫中山少時深受家鄉中流傳的革命事蹟、英雄事蹟薰陶。香山農民和水上居民在有清一代的抗爭、林則徐在鴉片戰爭期間駐節縣城、水師提督關天培在香山轄屬的磨刀洋抗擊英國侵略軍,以及太平天國農民戰爭,都給孫中山留下深刻的印象。孫中山深受這些革命傳統的影響,盛讚故鄉民眾「進取性之堅強」和「愛國心之勇猛」。
當孫中山走向世界之後,西方的民主主義為他所接受。他早在夏威夷讀書的時候,就已經產生「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信念。後來,他在香港完成中等與高等教育的期間(1883-1885年),爆發了中法戰爭。他從當時香港工人抵制法國侵略者的行為中獲得了希望和勇氣;而香港西醫書院的五年學習生活,則深化了他的民主和科學思想。那時候,孫中山更為關心國事,探求救國救民之道。他常同鄭士良、尢(「尤」的古體字)列、陳少白等穿過狹窄的街道,踏過陡峭的石階,到附近楊鶴齡家的商店聚會,「所談者莫不為革命之言論,所懷者莫不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為革命之問題」。他們無所忌憚的言論驚世駭俗,被人們稱為「四大寇」。
1892年秋,孫中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香港的西醫書院,獲得康德黎(James Cantlie)教務長頒發醫學士證書。他先後在澳門和廣州等地行醫,醫德醫術受到人們稱讚,但他更為熱衷於政治。他認為中國的弊病「皆不良之政治為主。若欲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早在1890年前後,他就曾寫信給出使過歐美的同邑退休官員鄭藻如,提出倡導農桑、禁絕鴉片和振興教育的主張。同時,他積極展開實際活動:團聚志士,結納會黨,聯絡防營,準備組建團體。
1894年初,孫中山與陸皓東回到翠亨村,起草了《上李鴻章書》。當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興辦洋務聞名於世,還是西醫書院的名譽贊助人。他們希望得到李鴻章的支持,實行自上而下的中樞變革。《上李鴻章書》批評了封建苛政,指責了洋務運動「捨本圖末」,提出了「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近代化主張。然而,李鴻章並未理會。上書的失敗,給孫中山很大的刺激,促發了他的革命觀念,使他踏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