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吃甚麼????

2012-02-06 5:45 am
黑眶蟾蜍吃甚麼????

回答 (2)

2012-02-06 9:41 pm
✔ 最佳答案
黑眶蟾蜍( 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是蟾蜍科下的一種,廣泛棲息於農林、低地,城鎮內的校園、溝渠等地方。每到繁殖季節就會成群出沒於溪澗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發出鳴亮的「咯咯咯咯……」的求偶叫聲,並互相擁抱,一時蔚為奇觀。由於牠較其他蟾蜍更接近人類居住地,而且數目相當多,因此俗語中的癩蛤蟆多指黑眶蟾蜍(在台灣也有指盤古蟾蜍)。
黑眶蟾蜍的適應性強,能在不同環境下生存。主要棲身於闊葉林、河邊草叢及農林等地,亦會出沒在人類活動的地區,如庭院及溝渠等。全球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此外在孟加拉、台灣、香港、印度、寮國、澳門、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及柬埔寨均有發現。亦被引入到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在不丹有存疑的記錄。夜行性,日間主要躲藏在土洞及墻縫中休息,至晚間才外出尋找昆蟲為食,偶而也吃蚯蚓等。少跳躍,多以爬行形式活動。在香港除了紅脖游蛇及眼鏡蛇因不受其毒液影響外,其他蛇類一般不選擇捕食黑眶蟾蜍。繁殖季節相當長,但多是以春夏兩季為主(2-6月)。每到繁殖季節便成群聚集在較開闊的河邊交配,雄性發出高昂的「咯咯咯咯」聲以吸引異性。常發生群交現象,一群雄性圍抱著少數雌性,並進行體外受精。 雌蟾多於流水或靜水中產卵,每次可達數千顆,成串念珠狀,黑色卵子則在透明膠質長串中,一般可達8米以上。卵子在水中發育成黃棕色蝌蚪,蝌蚪亦有毒性,體色漸深並慢慢長出四肢及脊棱。

2012-02-06 13:42:10 補充:
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
參考: me, me
2012-02-06 9:41 pm
眶蟾蜍(學名: Duttaphrynusmelanostictus ),別名: 癩蛤蟆、蛤巴、癩疙皰、蟾蜍,黑眶蟾蜍, Duttaphrynusmelanostictus 黑眶蟾蜍, duttaphrynus黑;保護現狀:無危,異名: Bufo melanostictus 黑眶蟾蜍。在香港、台灣及東南亞等地均有發現。夜行性,日間主要躲藏在土洞及牆縫中休息,至晚間才外出尋找昆蟲為食,偶而也吃蚯蚓等。少跳躍,多以爬行形式活動。在香港除了紅脖遊蛇及眼鏡蛇因不受其毒液影響外,其它蛇類一般不選擇捕食黑眶蟾蜍。個體較大,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頭部吻至上眼鹼內緣有黑色骨質脊棱。皮膚權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其它部位滿佈大小不等的疣粒。耳後腺較大,長橢圓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體色一般為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棕紅色花斑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31: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205000051KK010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