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四)

2012-02-05 7:35 pm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 這首詩表現了戍邊戰士的甚麼感情?和《從軍行》(其二)所表現的感情有甚麼不同?

回答 (1)

2012-02-15 12:22 am
✔ 最佳答案
從軍行之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前兩句所寫景物與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兩句有相似之處,展現的都是西北風光的巨幅畫卷。昆崙山脈綿亙新、青、甘、寧數省,長年冰雪覆蓋,愁雲慘淡,萬里凝絕。玉門關雄峙在河西走廊盡頭,俯瞰茫茫無垠的邊地,勾勒出了典型的關塞風貌。

而這兩句詩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來自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畫面上出現的青海和玉關,與其說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另外,詩人在寫景的同時滲透了豐富複雜的情感: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責任感,以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又迷濛黯淡的景色裡。

在茫茫黃沙之中,身經百戰,磨穿鐵甲,不破樓蘭,終不生還,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為〝黃沙百戰穿金甲〞七字深深刻畫,概括無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磨穿的金甲並未銷磨戰士的報國壯志,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便是將士豪壯堅定深沉無悔的誓言。


從軍行之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麼,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歎?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彙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蕩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裏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以上是兩首詩的白話文翻譯,你試下能不能從中找出答案! 希望幫到你啦!


收錄日期: 2021-05-01 20:22: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205000051KK002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