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民國時期產生統一的口語,
當時中國人講國語有一個特色,
就是鄉音融入國語,
各省之間雖然使用國語,
但聽起來非常吃力,
簡直是鷄同鴨講
“國語”一詞是清朝末年提出來的。
吳汝綸被認爲是最早提到國語這個名稱的學者。
1909年(宣統元年),
資政院議員江謙正式提出把官話定名爲“國語”。
同年,清朝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
1910年,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
“用合聲字拼合國語,
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
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
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
民國成立後,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
確定了以“京音爲主,
兼顧南北”的國音,
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準與北京語音標準産生的矛盾,
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 ”。
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張士一1920年發表《國語統一問題》,
認爲注音字母連同國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
不承認國音,
主張以北京音爲國音標準,回應者衆。
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和江蘇全省師範附屬小學聯合會
相繼做出了定北京語音爲標準音的決議,
並開始在學校推廣。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
1928年國民政府改爲“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1932年5月,
教育部正式公佈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彙》,
爲確立國語的標準提供了範本。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
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
正式制定「注音字母」,
並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
《黃帝》
外國只承涊大陸只有三千年是有效歷史,
《黃帝》五千年大慨是被歸類為神話故事吧,
想必你指的是《皇帝》,
宮廷內必有制度,
宮女必然受到規範,
語言不是問題,
皇帝找宮女 ,
會不會說國語,
看來不是很重要。
2012-02-12 15:36:35 補充:
給驍勇 ( 研究生 5 級 )
雖然是你對我評《負面》我還是會
謝謝你相挺,
如果你覺得我不該這麽評,
以後你貼文我一定按《正面》
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