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輔佐劉備三分天下
1.1 隆中對策
《隆中對》分析了天下形勢,認爲中原的曹操勢力強大,江東的孫權政權穩固,都不是進取的方向。荊州爲用武之國,益州地勢險要,其統治者懦弱無能,可以作爲進取之 資。如果能跨有荊、益,結好孫權,在天下有變時兩路出兵,最終便可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隆中對》精練生動,剖析入微,以後政治形勢的發展大致如其所料。
1.2 聯吳抗曹
曹操大體統一北方後,準備一舉統一全國,於建安十三年(208)南擊荊州牧劉表。劉表恰於此時病死,其子劉琮以襄陽投降,曹操進至江陵,劉備則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城縣)。諸葛亮見形勢危急,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這時孫權正駐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觀望成敗。諸葛亮見到孫權後,勸他下定決心抵抗曹操。
又分析形勢說,曹操雖然人數衆多,但遠來疲弊、不習水戰、人心不服。如果孫、劉並力,定能攻破曹操,形成鼎足之勢。孫權聽後大喜,即派兵與劉備會合,在赤壁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 東和孫吳
後主劉禪繼位之初,諸葛亮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荊州之爭使蜀、吳關係惡化,首先必須解決與吳國的關係問題。夷陵之戰後,劉備退守白帝,沒有返回成都,孫權擔心他再次興兵,因而派人通和;劉備因為吃了敗仗,繼續與吳國對抗更為不利,於是遣使報聘。但這種和好只是表面的,孫權仍然與魏國保持來往。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建興元年(223),諸葛亮遣使與吳國修好。比較而言,曹魏對吳國的威脅較蜀國要大,孫權見蜀漢主動前來,遂與曹魏斷絕關係,重新與蜀連和。自此以後至諸葛亮死前,蜀、吳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
3. 平定南中
南中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帶,爲少數族聚居地區。劉備敗於夷陵之後,蜀漢政權的勢力大為削弱,南中一些部族首領乘機反叛,孫權又與他們勾結,擾亂蜀漢後方。建興三年(225年),蜀漢政權元氣漸復,恰值這時魏吳交鋒,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乃決計南征。前後用兵不過半年,南中悉被平定。此後,諸葛亮選派良吏鎮撫地方,削弱豪強、夷帥的勢力,選拔地方人材,收到“夷漢粗安”的效果,解除了北伐的後顧之憂。
4. 北伐曹魏
諸葛亮在東和孫吳、平定南中後,於建興五年(226)駐屯漢中,開始了北伐曹魏、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北伐共計五次:建興六年(228年),初出祁山,因馬謖失守街亭,退回漢中;同年冬,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軍;七年(229年),攻取武都、陰平二郡;九年(231年),復出祁山,糧盡退軍;十二年(234年),出兵斜谷,據武功五丈原,司馬懿拒守不戰,諸葛亮病逝。諸葛亮雖然未能克定中原,但他殫精竭慮,志興漢室,死而後已,這種精神一直為 後人所景仰。
5. 六出祁山
祁山,在甘肅西和縣西北。《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實際上北伐共有五次,出祁山者只有兩次。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因街亭失守而退軍。九年(231年),諸葛亮再次進軍祁山。因從漢中至祁山層巒疊嶂,棧道縈迴,運輸困難,諸葛亮開始使用木牛來運糧,但最後仍然因為糧運不繼而退軍。
6. 諸葛亮的發明創造
諸葛亮勤於思考、善於製作,發明了八陣圖、木牛流馬等。這些發明不僅在當時提高了蜀軍的戰鬥力,對後世也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因年代久遠,史書記載模糊,其具體內容已不太清楚,因此後人有許多附會傳說,使它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6.1 八陣圖
由於後世的附會臆測,加上戲劇小說的誇張渲染,八陣圖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其實八陣圖只是古代作戰時的一種陣法,在戰國時已經出現,山東臨沂縣出土的《孫臏兵法》中就有《八陣篇》的殘簡。因爲蜀國多崇山峻嶺,軍隊以步兵爲主,習慣於山林作戰,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難與魏國的騎兵抗衡。諸葛亮爲了提高蜀軍的戰鬥力,對古代的“八陣”進行了改進,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八陣圖。八陣圖縱橫各爲八行,用輜車作爲主要掩體,以鼓聲和旗幟等作爲指揮訊號,可以演變出許多陣法。不過,其具體內容已不太清楚。
6.2 連弩
八陣圖的運用必須配合連弩,即敵人衝入陣內之後,近則短兵相接,遠則靠威力強大的連弩。連弩是一種可以連續發射的弓箭,諸葛亮在前人基礎上加以改進,一次最多可以發十枝。近年在成都郫縣出土了一個銅製弩機,是根據諸葛亮的遺製所造,需要七八名連弩士方能發射。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104/picture/0104pic000778.jpg
諸葛弩
6.3 木牛流馬
諸葛亮由漢中北伐曹魏,必須越過層巒疊嶂,運輸糧食有很大的困難。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對舊式車輛進行了改進,稱之爲“木牛流馬”。現存的《諸葛亮集》有“作木牛流馬法”, 說“木牛”載一年的糧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馬”有方囊二個,每個可以裝米二斛三斗。可見“木牛”、“流馬”的裝載量比肩挑背負要多,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有的小說把“木牛”“流馬”說得神乎其技,其實“木牛”即有前轅的小車,“流馬”類似後世的獨輪車,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