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的傀儡,滿州國已經喪失發言權。
http://www.singtaonet.com:82/culture/reveal/t20060109_115091.html
日本不服輸 蘇聯百萬大軍出兵東北
來自雅爾塔的承諾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在雅爾塔召開,出席會議的有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和丘吉爾。會議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討論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問題。早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就對羅斯福和丘吉爾說過:“一旦德國最後垮臺,那時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隊調到西伯利亞,然後我們就能聯合起來打擊日本。”這是史達林第一次明確表示在對德國戰爭結束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當時,三方還就蘇聯出兵東北的政治條件進行了試探性的會談。
當年在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時,一位英國人曾這樣說:“在亞洲獲得一個不凍港作為鐵路的終點站,可能是俄國合理的願望……擁有一個不凍港就意味著,這條鐵路直達那個港口穿過的那整個地區都將成為俄國的了。”
德黑蘭會議期間,丘吉爾也說了同樣的話:“像俄國這樣一個巨大的陸地應當有一個不凍港。”毫無疑問,這句話正中史達林的下懷,所以他問丘吉爾:“在遠東能夠為俄國做些什麼?”丘吉爾回答說,他對蘇聯關於遠東不凍港的看法感興趣。羅斯福則明確告訴史達林,自由港的主張可以適用於遠東地區,他還舉例說,大連就有這種可能性。史達林對此表示贊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那將是不壞的。”
在雅爾塔,2月8日,史達林同羅斯福秘密討論了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問題。史達林提出了蘇聯出兵的條件,他說:“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得到滿足,我們將難以向蘇聯人民解釋,為什麼我國要參加對日作戰。”
2月10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將史達林關於蘇聯出兵的條件協定草案遞交美國駐蘇大使哈裏曼。當天,史達林同羅斯福再次會晤,對草案作了修改,成為正式文本。但是,史達林向羅斯福表示,大連不能成為國際港口,蘇聯需要得到旅順港周圍的海軍基地。
〔略〕
《雅爾塔協定》主要內容如下:
蘇、美、英三大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為:
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2、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恢復,即:
a)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些島嶼須交還蘇聯;
b)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復;
c)對溝通大連與外界聯繫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3、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雅爾塔會議
英國外長艾登批評羅斯福,說他熱衷於同史達林搞“秘密談判”,達成有關遠東問題的協定,“既不通知他的英國同事,也不通知他的中國盟友”。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蘇美雙方約定,對協定要嚴格保密。以致羅斯福在一段時間裏甚至對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也否認這個協定的存在。
1945年8月14日,對史達林來說,又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日子。這天,中國國民政府同蘇聯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此刻,用“十分得意”來形容史達林一點也不過分。他興致勃勃地走到地球儀旁,用手指推動地球儀,向莫洛托夫描繪了蘇聯的邊界線,他的眼光隨同他的手指在蘇聯東部版圖停住了:“這邊怎麼樣呢?千島群島如今是我們的了,庫頁島全是我們的了,您看,多棒呀!就連旅順口、大連都是我們的了。”史達林意猶未盡,又用煙斗沿著中國東北劃了一條線,激動地說:“就連中長鐵路也是我們的了。中國、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對我們的邊界我還能不滿意!”
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本來是沙皇出於侵略中國的需要。幾十年後,這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成了蘇聯向中國東北運兵的大動脈。七十多萬蘇聯紅軍的調動,全靠這一條西伯利亞單軌鐵路。蘇聯把如此多的兵力、武器及其他作戰物資從9000至12000公里外的歐洲戰場迅速調到遠東,而且沒有讓日軍覺察,這確實是一個讓世人驚嘆的奇跡。
日本關東軍畢竟是日軍的一支勁旅,所以在對日作戰的指揮官人選上,史達林非常慎重。他幾乎把蘇軍優秀的高級將領都派往遠東,其中包括華西列夫斯基、麥列茨科夫和馬利諾夫斯基三位元帥。為了保密起見,三位元帥到遠東時都用了化名。
日本對《波茨坦公告》說“不”
〔略〕
日本拒絕《波茨坦公告》的結果,一是招致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二是招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