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的背影、經過、外貎、運行原理又是怎樣它的影響力和世界的地
日晷的背影、經過、外貎、運行原理又是怎樣它的影響力和世界的地位又如何????
回答 (2)
日晷本義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陽的位置來測量時間的一種設備,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陽陰影的指標、承受指標投影的投影面 (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線組成。最常見的設計,也就是最普通的,就是所謂的庭園日晷,讓日影投射在一個標有時刻的平面上,當太陽移動時,影子所指示的時間也跟著變動。其實,日晷可以設計在任何物體的表面上,讓固定的指針產生陰影來測量時間,因此日晷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和卯酉式日晷等等。
以適當角度傾斜安置的指針或稱為晷針是在大量生產的庭園日晷上唯一需要經驗才能安裝,用顯示時間的設備,因此有些大量製造的日晷並不能正確的顯示時間。 有許多日晷在北緯45度或更高的緯度上使用。日晷只要適當的調整晷針的傾斜角度,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就能在不同的緯度上使用。也就是說晷針的末端在北半球必須指向天球的北極點,在南半球則要指向天球的南極點。
如果要顯示標準時間,日晷的設計就需要能轉動來調整經度造成的時間偏差,由於每15度是一個時區,所以轉動的最大範圍是向東或西7.5度,但是晷針仍然必須對準天球的北(南)極點。不過即使日晷就放置在時區的中心經度線上,還是要作均時差的校正。
要修正日光節約時間,晷面上就需要有兩組的數字或是使用修正表,而且還是要作時區內的經度偏差修正。 而對有兩組數字的日晷,還有個非正式的規範,就是夏天的數字要用暖色表示,冬天的數字則用冷色來表示。晷面被扭曲的日晷是不能正確的顯示時間的,因為除了南北極點之外,在晷面上的時間標示角度不是等距的。
通常日晷顯示的真太陽時與鐘錶顯示的時間會有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均時差,在一年之中最大的差值可以達到15分鐘。均時差的成因是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還有自轉軸與軌道面之間的傾斜。 所以一個好的日晷必須附上一張永久性對照表,最少要以月為單位來修正均時差。比較複雜的做法則是將時間的標示作成曲線,或是將晷針作成弧度,或是其他的方法將均時差直接修正。
參考: ckk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05: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24000051KK001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