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978年拍板落實,不過於1979年才真正開始實行。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4%B9%E9%9D%A9%E5%BC%80%E6%94%BE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全會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同時,全會還制定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審查了中共歷史上的一批重大冤假錯案,重新評價了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鄧小平在這次會議召開前發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總結講話中提出:「解放思想是當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處理遺留問題為的是向前看。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這是一個大政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開端,此次全會以後,中國黨和政府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導下」,全國農村逐步開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即「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基本上處於嘗試階段,主要來源是外國政府貸款。引進外資,提供免稅優惠期,合作辦廠. 學習吸收國外企業資本管理營銷方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加速了對外貿易發展,提高了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外資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效彌補了我國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促進了國內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外資主要來自香港,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項目和賓館、服務設施等第三產業項目居多。到二十世紀90年代中後期,外商投資的重點,從紡織、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到電子通訊業、汽車製造業和化學工業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