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單元教學版 中四級 問答答案~ 急!

2012-01-14 2:44 am
1. 說明《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如何用「始得」二字貫串全篇。

2.《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有敍事、有寫景、有抒情,試問這是一篇以描寫山水景物為主的遊記還是一篇以抒情為主的遊記?為什麼?

3. 《再別康橋》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作開首與結尾。試問作者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這手法有甚麼好處?

4. 本篇題為《竹林深處人家》,前部分寫「竹林」,後部分寫「人家」。作者透過描寫甚麼景物把兩部分銜接起來?

5.作者善於用多種感官去描寫竹的特點。文中哪些句子描寫竹筍的味道?哪些句子描寫竹的色彩?哪些句子描寫竹的聲音?哪些句子描寫竹的氣味?這種方法有甚麼好處?


感謝!!!!!!!

回答 (1)

2012-01-14 8:55 am
✔ 最佳答案

1/ 在本篇中,作者以「始得」二字貫串全文。「始得」是初次見到的意思。作者敘述他貶居永州,日與其徒尋幽探勝,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所以有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的感覺,接著他又說:「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點出了「始得」之意,也為下文的游西山作出了鋪墊。接著便是點出開始發現西山原來是一處奇特之地方,始發現西山乃一怪特之處,點出了游西山之動機。 隨即是作者描述自己到西山游覽之經過,最後是作者在游歷了西山之後的感悟,「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這時,他才感悟到,「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進一步回應上文所提「始得」的含義。

2/ 本文主旨是透過記敘發現西山奇景的經過、暢遊西山的心情及初遊西山而有所得的感受,表現自己的孤高情操,和排遣憤懣的心情。故可視作是以情為主,寫景為輔。
3/ 首尾呼應。這種手法在作品的開頭留下伏筆,在結尾的部分照應,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嚴謹,強化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感情表達。 (*)

4/ (1)眼見炊煙:作者看見山麓的竹林上出現輕煙,判斷是竹林深處人家的炊煙。
(2) 親入竹海:作者從山塢鑽入竹海裏,越山澗,過竹橋,爬石路,路程曲折,比想像的遠得多。
(3) 家畜鳴叫:作者在路上聽見家畜鳴叫,知道村莊近了;看見孩子趕著山羊回來,已到了村莊的街道了。
(4) 曬晾筍乾:作者看見路邊、空地、人家門口都曬晾著鮮筍乾。已經到達竹林深處人家。 (*)
5/ (1)描寫竹筍的味的句子:「吃來鹹中略帶甜味,有一股鮮嫩的新筍氣味。」
(2) 描寫竹的色彩的句子:
[1] 「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
[2] 「在竹塢裏面對著遼闊的竹的海洋,看到整個世界都是綠色。」
[3] 「當我回憶起竹林深處,……仿佛感覺到周圍都是一片柔和、寧靜的青綠。」
(3) 描寫竹的聲音的句子:「除了近處的竹葉在微風中擺動發出沙沙的響聲,再也聽不到別的吵音。」
(4) 描寫竹的氣味的句子:
[1] 「事實上這裏連空氣也是充滿了竹的清香。」
[2] 「當我回憶起竹林深處,好像立刻就聞到了竹子發散出來的芳香。」(*)
好處:
描寫層次更多元化和豐富,使讀者更能投入和感受竹林的各方面。


有(*)號者為教本答案,其餘散取自網上材料,最後一題描寫手法好處部分為答者自擬。



2012-01-15 00:22:00 補充:
多謝你支持以上解答 =)
參考: 見上


收錄日期: 2021-04-12 11:18: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13000051KK006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