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公眾評價

2012-01-10 5:39 am
一問梁振英 公眾評價 和對香港的貢獻 !

回答 (4)

2012-01-10 11:27 pm
✔ 最佳答案
公眾評價:
64立場---1989年6月7日,六四事件後,梁振英曾經刊登聯署聲明,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民運學生,其後曾被問對六四的想法,他未正面回應。[24]2010年11月12日,梁振英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的活動時,形容六四事件為「悲劇」。梁振英在同一場合提出質疑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合理性,指鄧小平更應獲和平獎,此番言論引起爭議,香港民主派李卓人批評梁振英言論侮辱六四英靈和諾貝爾和平獎,張文光形容梁振英言論荒唐,是毫無保留站在中共一方。同一場合的蔡子強表示梁振英藉此討好親共人士,每年大批出席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的市民未必認同。
8萬5---梁振英曾經解釋指出,8萬5這個數字是經常長遠政策估算得出,只是適逢金融風暴,令樓價下跌。2011年11月27日,為宣布參選特首的梁振英站台的前布政司鍾逸傑,為「8萬5」辯護,他稱當時新加坡樓價較香港跌得更多,認為只是被亞洲金融風暴影響。
現任特首之爭---曾的言論被認為是暗諷梁振英,因他不時點評政治,身為行政會議召集人被質疑與政府口徑不一,梁振英在其他場合反駁,稱自己沒有違反集體負責制,說話實事求是,不應被視為批評政府。
《星島報業》爭議---星島旗下《東周刊》一連3期向梁密集炮轟有違公平君子之爭。學者宋立功及前立法會議員呂明華亦認為,《星島》集團連日報導梁振英負面消息明顯是個人針對,而且動機明顯。而梁振英更於2011年12月16日辭任星島非執行董事職務,稱要專注心神應付特首選舉。
還有最近的居港權言論贏得民心。
對香港的貢獻=公職: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
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及成員
香港城市大學校顧問委員會成員
貿易發展局服務業拓展計劃委員會委員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81%E6%8C%AF%E8%8B%B1
p.s純知識交流,無商業廣告,勿舉報,謝
參考: google
2015-09-26 7:35 am
1
2012-01-11 1:39 am
選委會名單塵埃落定,下屆特首選戰更趨白熱化,最新公布的參選人市民支持度調查,出現了明顯轉折,原先大幅領先的參選人梁振英由高位回落,另一參選人唐英年支持度明顯上升,令兩人之間民望差距大為收窄。由於外界估計梁振英在選委的支持遠遜於唐,民望轉向備受政界注視。  原先在市民支持度氣勢如虹的梁振英,為何會形勢逆轉呢?有學者認為,其中一個相當主要原因,是他高調批評《星島日報》的報道。由於言論自由是港人重視的核心價值,他的表現惹起反彈,影響了公眾形象。  從時間上看,上述分析有一定根據,並且說出了錢幣的一面,就是言論自由的重要;至於錢幣的另一面,就是整個DTZ(戴德梁行)倒閉清盤的消息曝光。  沒有危機就沒有負面報道  DTZ曾是市值高達百億的上市公司,但因為不在香港掛牌,公眾不易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感受所帶來的震撼,他們感受到的,主要是梁振英面對負面新聞時激動的表現,並且成為拉低他在民調支持度的原因之一。然而,公眾未必明白和留意到的,是當事人為何對這些報道有如此強烈反應。  梁振英點名不滿《星島》的有兩件事︰一是《星島》女記者曾大聲追問他在DTZ的利益問題;二是其後《星島》報道指他在DTZ的投資「一鋪清袋」(實情是當日報道指他在DTZ的投資輸光)。  梁振英是DTZ董事,該公司陷入困局最終清盤是公司發表的公告,《星島》記者追訪和有關報道,為甚麼令他失去了原有的從容,表露出如此的不滿呢?當事人至今都沒有說出所以然來,這也是公眾大惑不解的地方。不過可以說,DTZ是事件的源頭,如果該公司沒有爆發危機,便沒有《星島》接連的追訪與報道,自然沒有梁振英指責記者的風波。  治本之法在妥善處理事件  DTZ清盤已曝光,事件還有很多地方未清楚,包括梁振英在出售資產過程中的角色,以及他其後透過書面披露仍然持有的DTZ亞太區股份權益。事件令梁振英形象受損,反映了公眾看到錢幣的一面,至於未被看清的另一面,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手持選票的選委,比公眾更有責任去了解詳情,所以DTZ事件的影響,可能仍在發展中。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要找出事物的關鍵,就要了解表裏不同的現象。DTZ事件是梁振英民望下跌的一個底因,同時還可能是他整個選舉前途的轉捩點,這顯然不是一篇報道,或者一點形象工程所能造成的。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最艱難但又最有效方法,就是想出正確妥善處理DTZ事件的方法。
參考: 香港公眾對梁振英有何評價?
2012-01-10 5:22 pm
一字記之曰..奸... o.O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27: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09000051KK009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