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小乘分類法?

2012-01-09 8:07 am
大小乘只是一個名字,名字就只係名字

修行內容,因應各人根器,因緣,自度無問題,有餘力度埋人亦可,為何常有因大小乘的問題爭議?它只是文字唷???

回答 (3)

2012-01-10 5:49 am
✔ 最佳答案
大小乘的差別

佛陀在世時唔分大小乘 , 這係後代祖師的歸類:

一、人.菩薩.佛──佛陀悲願、智證的圓满大覺、由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以空無我慧利濟有情而完成。因此,佛法是平等一味的,本無大小可分,唯從悲願與智證的大小、廣狹而有差別。

二、從悲願大小的利行而成差別

(1)利的意義:利是利益、利樂,離虛妄、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安樂的。

(2)佛教出現世間的目的:使眾生離苦得樂──使人得「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

(3)自利與利他

自利:修解脫道的聲聞(小乘)行者,偏重於自利,重於個己的解脫。如忽略「現生樂」,即易趨於狹隘、消極的隨緣利他、不害他。
利他:修菩薩道的大乘行者,特重於利他,從一切施於眾生的利他中完成自利。不但重眾生之「究竟解脫樂」,更重視「現生樂」的和樂善生。

(4)受戒差別

聲聞(小乘)戒:「盡形壽」受持,消極的不害他。
菩薩(大乘)戒:「盡未來際」受持!積極的利益他。

(5)發心(動機)差別

聲聞(小乘)行者:發出離心,修三學八正道,「逮得己利」。
菩薩(大乘)行者:發菩提心,依三心行六度,「嚴土熟生」。

三、從智證廣狹的深淺而有差異

(1)空與慈悲

聲聞行者,多從「無常苦」入手,引起厭離的情緒極深,傾向遁世獨善;且智證偏於空寂,慈悲薄弱,不能廣行利濟眾生的大事,不能與釋尊的精神相吻合。
菩薩行者,多從「空無我」入手,徹悟生死、涅槃同一空性,真俗不二,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自了,從慈悲入世利益眾生的事業中向于佛道。

(2)所緣(觀)境之不同

修解脫道(小乘行)者──「近取諸身」,依自我身心作觀察,知四諦、十二因緣的生滅流轉與還滅解脫,即小乘聲聞慧。
修菩薩道(大乘行)者──「廣觀諸法」,不但觀自我身心空無自性,推廣到外界的無邊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修六度四攝,慈悲利他,空諸戲論而解脫,即大乘菩薩慧。

(3)悟證法性之差別

聲聞的悟證,是從無常而無我而寂滅(無生),依三法印次第悟入,所觀四諦,是有量觀境──偏真涅槃。
菩薩的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依一實相印入,盡諸法界,是無量觀境──圓滿菩提。

(4)德行淨化之偏圓

聲聞行者,但依法淨化自心而解脫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偏於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場,成熟有情與莊嚴國土。
菩薩行者,不但依法淨化自心而解脫自我,更能依法、依世間淨化有情,莊嚴國土。

四、大小乘共同點

(1)大小乘的聖者:皆由慧觀緣起的法性空而覺證中道是一致的。

(2)大小乘的修證:都要經歷「種」、「熟」、「脫」的過程是相同的。

※大、小乘所證悟,雖有深淺、廣狹不同,但皆由智證緣起無自性而成聖者;都要經「種善根」、「成熟利根」、「證解脫果」的過程是相同的。
 
2012-01-10 10:44 am
I suggest those who humilate chinese culture, toprove ones integrity, not to use Chinese language anymore. and don’t read the below passage that Itype in chinese.
(上段是建議貶視中國文化的人,有點骨氣,以後不要用中文.而且不要看我以下所打的中文.)開波,以下全中文.不是因大小乘之名而爭議,而是因爭議而有大小乘之名.
亦不是因討論而爭議,而是兩兄弟有一個話另一個不是老豆親生.
各自耕耘,卻有人到處說你塊田種的東西不能食.
你食緊野,卻有人來說是蠢人才會食這種東西.
大家繼續食,於是連國家人民都被罵埋.這種人,就是千年「小」不停的原因.
但細看,其實此種人既非大乘,亦不合現代人對小乘的分野.
此種人既不修大方廣,亦不修八正道,實屬無修乘.以上是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及乜都研究者,針對人亦針對事的譴責.
此篇言論與南北傳實無大關係.
2012-01-09 4:47 pm
佛教是唯一佛乘的大乘,小乘只是為了方便度眾生而施設。

《妙法蓮華經》卷3〈7 化城喻品〉:「「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惓。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1]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2]便為說:『汝等所作未[3]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CBETA, T09, no. 262, p. 25, c26-p. 26, a24)
[1]若+(有)【博】。[2]便為說=為說法【博】。[3]辦=辯【博】。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27: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09000051KK000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