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水調歌頭問題..急!急!急!.20點上

2012-01-09 6:28 am
蘇軾 《水調歌頭》問題
1.《水調歌頭》中上片和下片分別所抒的情是??
2.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抒情後..又如伺借景排解抒的情呢??
3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我欲乘風歸去」,但又拿不定主意,為甚麼他有這矛盾心情呢??
4.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表現了怎樣的性格??

希望各網民解答...感謝 !!!!!!^^

回答 (1)

2012-01-09 11:53 pm
✔ 最佳答案
1.《水調歌頭》中上片和下片分別所抒的情是?《水調歌頭》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詞通過對圓月的描寫來抒情:1. 上闋:由皎潔的圓月,想到要超脫塵俗,回到月宮,但又恐怕抵受不住那裏的寒意,以此表達自己「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思想矛盾。在詞的上片,淋漓盡致的讚嘆宇宙造化的奧妙,抒發對明月的欣賞,神采飛揚以神仙自喻。2. 下闋:由長夜無眠而見圓月空照,想到久別的弟弟,因而質疑月亮為何總是在人們離散的時候團圓,以此表達思念弟弟的情懷。下片則因為一生仕途坎坷,顛沛流離,在佳節時又懷念弟弟子由,所以從縱橫高曠中轉為婉轉。 2.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抒情後,又如何借景排解抒的情呢?《水調歌頭》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詞通過對圓月的描寫來抒情:作者開頭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將自己在中秋佳節,觸景生情,思念久未聚首的弟弟的情懷引出。繼而,作者又幻想著自己是天上遊仙的景象,表現出自己出世與入世之間的矛盾思想。但是,作者又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中,將自己的幻景抹掉,肯定自己已入世為國的決心,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而詞的下闕「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更充滿了人生的哲理。世事多變幻,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總不能避免。但是,如果我們把不如意事,當成人生的磨練,又未嘗不可呢! 最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襌娟。」一句中,作者對弟弟寄予遙遙的祝福,表現出豁達的胸襟,不為離愁別苦所束縛的積極、樂觀態度。如果細心的話,就不難發現全文都蘊藏著一股莊子逃避現實、超塵脫俗的思想。既然不能事事盡如人意,盡善盡美,那麼我們何必奢求完美,何必為人力所不能為的事情而傷悲,為心有餘而力不逮的事情自責。 3.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說「我欲乘風歸去」,但又拿不定主意,為甚麼他有這矛盾心情呢?蘇軾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句中的一「欲」一「恐」,揭示了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思想矛盾,他既想隱逸江湖,又想建功立業。「乘風歸去」一句,表達他對俗世不滿,一個「歸」字頗有以神仙自喻的味道。作者自比神仙,一個「欲」,一個「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宮殿,但終因害怕那兒的寒意,所以打消念頭。表現作者的矛盾心理。 4.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表現了怎樣的性格?詞中表現了蘇軾豁達的性格。他雖然懷念久別的弟弟,但卻能自我開解,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可見他為人豁達,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也不會流於消極。
參考: 網上+自己意見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52: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08000051KK014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