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www.chiculture.net/0904/html/c04/0904c04.html
中國的海上交通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了航海活動。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和吳越兩國借助靠海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航海事業,由是山東到江浙一帶沿海地區的航海活動當時都比較活躍。這時期航海事業的發展,亦加強了中國與朝鮮、日本等鄰近國家的往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非常重視海路運輸,秦朝派徐福東渡日本的事蹟也是在這背景下產生的。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的繁盛時代,期間中國的海上交通得到進一步發展。漢武帝不僅開闢了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白侖河口的南北沿海航線,還開闢了山東沿岸經黃海通往朝鮮和日本的航道。唐代也建立了多條海上航線,有利海內外的經濟文化交流。
宋朝的北方為外族政權阻隔,難以與中亞展開陸上交通。至南宋時代,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朝廷便大力發展海洋貿易,海上絲綢之路得以進一步開拓。元朝是中國海上交通的另一發達時期,當時南方的糧草多沿海路大規模地運輸到京師,海運事業因而大盛。明朝的航海業達到了中國古代航運史的頂峰,乃有鄭和下西洋等的壯舉。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904/picture/0904pic23846.jpg
圖片參考:
http://www.chiculture.net/0904/picture/0904pic24185.jpg
2012-01-09 15:09:58 補充:
海禁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1/61z/61z06/61z0637.htm
海禁是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從事海外貿易的政策,亦稱「禁海」,始於明初,有明一代雖時張時弛,但直至明末,未曾撤銷。明太祖朱元璋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許部分國家或部族通過「朝貢」的方式進行貿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貿易一律禁止。永樂、成化年間對官吏私通番國的貿易比較寬容。正德、嘉靖年間官僚豪強多與商人勾結,逃避禁令,與葡萄牙人進行非法貿易,有的勾結倭寇,構成了有明一代的「倭寇之患」。嘉靖元年,給事中夏言建議罷市舶,厲行海禁。朝廷接受建議,斷絕海上交通。
2012-01-09 15:10:03 補充:
明朝實行的嚴厲海禁政策,特別是正德、嘉靖年間禁止所有的對外貿易,實際是閉關主義的表現形式。它阻礙了中國與鄰近國家的商品交流和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隆慶初,曾一度開放海禁,「准販東、西二洋」,以徵收商稅,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後來清代也繼續執行禁海閉關的政策。
2012-01-09 15:10:23 補充: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b/62b01/62b0101.htm
鄭成功是福建南安人,鄭芝龍的兒子,初名森,後得南明唐王賜姓名為朱成功。鄭芝龍降清後,成功拒不肯從,攻取金門、廈門為根據地。他一度率兵北伐,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不久戰敗,回師廈門。原來台灣在明代後期即被荷蘭等國佔據。於是鄭成功便渡海東征,從荷蘭人手裏奪回台灣,作為反清的海上基地。清政府只有勒令江、浙、閩、粵四省居民內徙,以避其鋒。
2012-01-09 15:10:33 補充:
鄭成功死後,子經、孫克塽先後繼之,但鄭氏子孫堅守台灣二十多年,始終無法恢復明室江山。到了南明政權敗亡及三藩之亂平定,全國抗清勢力就只剩鄭氏的台灣政權了。滿清直至入關後四十年,才派遣大軍攻取台灣,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2012-01-09 15:11:27 補充:
http://www.chiculture.net/0117/html/c12/0117c12.htm
清初,為截斷沿海人民對鄭成功反清隊伍的支援,清廷強令人民向內陸遷移,而且「片板不得出海」。平定台灣後,東南沿海地方官吏紛紛上書要求讓人民回到原籍,康熙馬上批准,並派官員前往落實,恢復百姓原有的田地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