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詩歌的成就與影響 (急)

2012-01-08 2:43 am
漢代詩歌的成就與影響

10點

謝謝
更新1:

如果再加一點點的漢代詩歌的「影響」就更完美了 麻煩各位大哥幫個忙!

回答 (3)

2012-01-09 6:49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culture.net/0405/html/a07/0405a07.html
漢代是中國文人詩衰落而民歌獨放異彩的時代。「樂府之豐富了漢代詩歌,簡直是使荒漠變成了花園」(余冠英《樂府詩選序》)。以樂府詩為主體的「建安風骨」,成為後世詩歌創作的典範和詩歌革新的旗幟。漢魏樂府還在詩歌形式的創造和發展上,作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
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中斷
保存在《詩經》中的周代民歌,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它的主要特點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意思是歌唱人民的生活和勞動,表現人民的思想感情。到了漢代,文人的才智都用在歌功頌德,跟老百姓無關的漢賦上,漢代的文人詩不僅大多遠離人民,而且質木無文,文人詩壇一片荒蕪,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因而中斷。
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發揚
漢樂府的主體是民歌,它的主要特點是「感於哀樂,緣(因為)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並發展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充分表達當時人民的苦與樂、愛與恨,成為歷史的鏡子。魏樂府雖以文人創作為主,但也是在漢樂府的直接影響下產生的。它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完美地統一為「建安風骨」,將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推上一個新的高峰。
六種詩體
在漢代以前,中國詩歌基本上只有四言詩和騷體詩兩種形式。直至漢魏樂府面世後,詩歌形式才出現了多元發展的格局,有三言、四言、騷體、五言、七言、雜言六種詩體。
雜言詩的發展
《詩經》中雖然也有一些雜言詩,但句式變化不太多;在漢魏樂府中,雜言詩蔚為大觀,從一字句到十字句,應有盡有。經南朝宋代詩人鮑照的發展,形成以七言為主的雜言歌行體,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蜀道難》就是這種詩體的極致。
五言詩的成熟
漢樂府出現之前,中國沒有完整的五言詩;由於樂府的發達,五言詩才得以建立起來;《孔雀東南飛》和建安詩歌,標誌著五言詩的成熟,並取代了四言詩和騷體詩的地位。

七言詩的形成
七言詩經歷了漫長的醞釀過程,到建安時期才出現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曹丕的《燕歌行》。又經過近四百年,到唐代七言詩才發展成熟。從此,五言詩和七言詩相得益彰,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
一脈相承
漢樂府之後,曹操開始用樂府古題寫時事,曹植更開始創作自擬新題的樂府新歌;再到杜甫,創作「即事名篇」的新題樂府;終於在唐代中期出現了白居易倡導的新樂府運動。由此可見,漢魏樂府對後世詩歌的影響愈來愈顯著,成為後世詩歌的楷模,而「緣(因為)事而發」的創作精神,則一脈相承。
藝術手法
漢魏樂府中有不少敘事詩,都用對話或獨白來鋪排情節,塑造人物。此外,還有細節描寫、心理刻畫和景物烘托等手法,使敘事詩富有濃厚的抒情色彩。這些藝術手法,在後世的敘事詩中多有繼承與發展,如杜甫《兵車行》、「三吏」(即《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即《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白居易《新豐折臂翁》、《琵琶行》等,就是著名的範例。
詩學淵源
後世許多著名詩人,都自覺地向漢魏樂府學習,如西晉陸機、南朝宋代謝靈運都源出曹植,西晉潘岳、劉琨都源出王粲。後世不少名篇,我們都可以在漢魏樂府中找到源頭,如李白《戰城南》可溯源於漢樂府《戰城南》;杜甫《無家別》可溯源於漢樂府《十五從軍征》等等,不勝枚舉。
2012-01-10 4:24 am
春秋:詩經(為我國韻文之祖)

 

戰國:楚辭(開後世漢賦之先河)

 

漢代:賦(承楚辭與荀子賦篇而來,成了漢代文學主流)

   樂府詩(入樂可歌,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

   古體詩(不入樂只可誦,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

 

魏晉南北朝:駢體文(又稱四六文)

 

唐代:古文(乃仿三代、兩和所作質樸無華之散文)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有絕句、律詩、排律,有五七言平仄之別)

 

宋代:詞(又稱詩餘、長短句、樂府、曲子詞、填詞、倚聲)

    (體制:小令、中調、長調)

 

元代:曲(又稱詞餘、樂府,體制:散曲、劇曲)

 

明清:小說(以散文書寫有情節之故事者)



(一)樂府詩、古詩比較



§ 起源:



樂府詩 --- 漢武帝成立樂府官署,職採民間詩歌,後凡經樂府采獲保存之詩歌,皆稱樂府詩。



古詩 ---

1.五言詩當由樂府演變而來,到後漢 班固 詠史詩,五言詩可謂正式成立。

2.七言師也受樂府影響,曹丕之燕歌行出,七言體始正式形成。



§ 作者:



樂府詩 --- 多為民間作品

古詩 --- 多為士大夫所作



§ 演變:



樂府詩 --- 產生於兩漢,發達於南北朝,沒落於隋唐,變調於中唐

古詩 --- 興於兩漢,發展於魏晉,復興於唐宋



§ 性質:



樂府詩 --- 入樂可歌,可誦

古詩 --- 不入樂,只可誦



§ 句法:



樂府詩 --- 句式自由,多長短句

古詩 --- 句式嚴整,多五七言



§ 內容:



樂府詩 --- 多敘事,反映時代

古詩 --- 多言情,溫柔敦厚



§ 特色:



樂府詩 --- 貴遒勁

古詩 --- 尚溫雅



§ 共同點:



1.可以換韻

2.平仄無須協調

3.不須對仗

4.句數、字數均不限制

5.同為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



(二)律詩



1.每首八句,一韻到底,不可換韻。偶數句押韻,第一句押韻為正格,不押為變格

2.每首四聯,頷、頸兩聯必須對仗;首、尾兩聯自由,但以不對仗為正格

3.律詩亦分平起與仄起兩種



※樂府詩的標題常以歌、行、弄、吟、唱、辭、謠等字為題,如長干行、

遊子吟、飲馬長城窟行等。
參考: 料理達人BOSS的智慧
2012-01-08 4:20 am
漢代的詩歌文體
古詩,又分五言、七言
重點是李陵與曹丕的燕歌行
曹丕的燕歌行是七言詩確立的開始

另外東漢有古詩十九首
代表五言古詩的成熟
內容為逐臣棄婦等
作者都不明,題目以每首詩第一句為題
例如迢迢牽牛星
古詩的特色就是齊言與句數不限


漢代詩歌另一高峰是樂府詩
起與西漢李延年採詩
後來內容走向現實
如戰城南是以戰爭為內容

總之
漢代詩歌就劉勰文心雕龍來說
是頗為肯定的
他說魏晉以後的詩風華靡
不如漢代古樸


收錄日期: 2021-04-20 12:01: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07000016KK079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