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與不知足

2012-01-06 4:36 am
知足常樂,但是只求安於現狀,是不會有進步的.然而想要的東西是永遠不會完結的,因而不知足,不停追求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會很辛苦,疲倦的...哲學家是怎樣看知足的?

回答 (6)

2012-01-06 11:07 pm
✔ 最佳答案
中國人是非常節儉的民族,一向很重視勤儉。勤可以積累財富、福報,而儉就是減少浪費。就正面而言是努力積聚,反面則是減少消耗,所以中國人很重視勤儉這個觀念。談奢儉指的就是自己在用錢與用物方面的態度是浪費還是節儉,如果對於錢財的態度錯誤,一定會「奢」;如果對於錢財有正確的態度,自然能「儉」。
  人之所以痛苦原因大都因為貪心,貪心愈重花的錢就會愈多,花錢愈多的人就會設法去弄錢,人生就會過得很苦;反之能夠知足的人,花錢就不會花很兇,就不會覺得很苦。
  我們理財終究的目的為了離苦得樂。可是現代人理財沒辦法獲得快樂的,像有一陣子台幣一直貶,很多人就設法去買美金,到後來台幣又回升,那些認為把台幣轉成美金比較保險的人,剛轉過去的一剎那覺得很快樂,心想「哎呀!我賺到了。」可是到後來要轉回來又會覺得很心疼。看錢看得愈重的人,每天就是賺啊!賠啊!內心很苦,全部的生命就只看到錢。
  我們拼命累積很多的錢財、房舍、物質,終究目的只是滿足擁有的心情而已,心裡面其實非常憂慮的,無時無刻都在害怕失去,能撇開這種心情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有錢的人常想要買名車,才能跟他的身分相配,買了車子之後,他所得到的唯一快樂,就是人家的讚美或是用羨慕的眼光看上兩眼,換得是虛榮感覺而已,可是為了這一切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
  人有沒有福報的界定,不是身上擁有多少金錢,很多人擁有很多金錢只能看得到卻享受不到,這也不算福報。總的來說,不以金錢的數目字來對比,而以可不可受用到的福來看的話,我們現代人的福是很微薄的,而現在社會又往往過分奢侈,我們消損的福報就更快了。因此生在福中要知福、惜福,不要要求過多,如果懂得再去累積福才能綿延不絕,能夠「知足常樂」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知足是純精神的,就像佛家那種「隨緣自在」的境界,而物質上的知足只是其表象。
知道惜福,是一個人「態度」的改變,而知足卻是一個人「內涵」的改變。所以我同意一個人知道「惜福」,長時間下來,就會自然地達於「知足」。所以,由惜福而知足,才是真正的知足, 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常樂」.
人活著,有三個基本的層面:生存、生活和生命。如果生存是指維持人活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生活是指人活著的快樂、幸福、享受和身體健康等;生命是指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缺了任何方面都會讓人痛苦。有的人因基本的生存需要沒有滿足而被迫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因享受過度、樂極生悲而不小心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因高處不勝寒,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而主動離開了人世。
2012-01-08 7:23 am
好多時不知足除了貪念的慾望還有就是往往與人比較, 以為要好過人才是足夠, 又或以為是自己需要追求了以後還是感到不足, 這便是人性的貪婪所產生的心態, 真正能做到知足是明白自己所必需的東西已經擁有卻不斷以為自己還是不足, 做成擁有許多的物質, 卻還是感到空虛。人有夢想, 想享有優質的生活是無可口非, 但不要把自己推到成為物質的奴隸, 好多擁有了的時候, 還是感到自己不幸福的, 因為心靈的滿足, 不單是靠這些.
2012-01-07 6:26 pm
提前6:8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箴19:23 敬畏耶和華的,得著生命;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禍患。

結7:19 他們要將銀子拋在街上,金子看如污穢之物。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不能使心裏知足,也不能使肚腹飽滿,因為這金銀作了他們罪孽的絆腳石。

知足的人也一樣可以追求更多,但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是可以有多出來的幫助有需要的人。
參考: Bible
2012-01-06 9:34 pm
知足常樂,但是只求安於現狀,
是不會有進步的

我吾同意 ! 

佢做事可以求進步 , 只系結果佢吾追求 

吾會追求勝利 !

如一個人讀 course 
想自己增值吾一定要想成續高或想合格 

而不知足,不停追求想要的東西 ?

未必系壞事 , 
人要有壓力先會推動自己努力去做 
只要適當地運用 / 控制到壓力就可以 
2012-01-06 7:44 pm
做照做

心態要知足


知足是最大財富

雖於惡道渡世而不為其苦

雖無可為而起一切作為------由勝義諦起正俗用只問福,不問苦==正俗諦 不問福,不問苦==二諦並觀


不問眾生能為我做什麼 只問己能為眾生做什麼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ticle?mid=95&next=148&l=f&fid=1


根本佛教聖典 根本佛教聖典(7)=古代西洋輪迴觀=天堂推銷員=涅槃=實證反形而上=執政者規範=興衰法則=佛陀與弟子平等=僧侶不用權威統治=不同侵略壓迫=佛安慰阿難=佛教徒應積極弘法=佛不虛榮=無盡慈身教


判教與二諦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chive?l=f&id=15





根本佛教聖典(3--2)=在家六方修=仁王仁政=修行等=佛土的建設==教團==渡世大願 分類:根本佛教聖典2011/12/17 13:14對於丈夫家裹的傭人或出入的人,要了解其性情、能力以及食物的嗜好等,...《 詳全文》

根本佛教聖典(3--1)=行住坐臥修行=在家六方修=仁王仁政




根本佛教聖典(2)慾望==忍辱==慾望與對治男貪女愛==行善而不執著==刀鋸身==三十七道品==宇宙無記==心啊! 分類:根本佛教聖典

http://tw.myblog.yahoo.com/nn575719/archive?l=f&id=6&page=2


2012-01-06 5:02 am
知足唔等如安現狀,你想要就已經不知足,知足者知道自己真正需要而去追求,而唔係樣樣都想要,你似乎未明解需要與想要嘅分別,你要加倍努力唷﹗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39: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105000051KK010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