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人是非常節儉的民族,一向很重視勤儉。勤可以積累財富、福報,而儉就是減少浪費。就正面而言是努力積聚,反面則是減少消耗,所以中國人很重視勤儉這個觀念。談奢儉指的就是自己在用錢與用物方面的態度是浪費還是節儉,如果對於錢財的態度錯誤,一定會「奢」;如果對於錢財有正確的態度,自然能「儉」。
人之所以痛苦原因大都因為貪心,貪心愈重花的錢就會愈多,花錢愈多的人就會設法去弄錢,人生就會過得很苦;反之能夠知足的人,花錢就不會花很兇,就不會覺得很苦。
我們理財終究的目的為了離苦得樂。可是現代人理財沒辦法獲得快樂的,像有一陣子台幣一直貶,很多人就設法去買美金,到後來台幣又回升,那些認為把台幣轉成美金比較保險的人,剛轉過去的一剎那覺得很快樂,心想「哎呀!我賺到了。」可是到後來要轉回來又會覺得很心疼。看錢看得愈重的人,每天就是賺啊!賠啊!內心很苦,全部的生命就只看到錢。
我們拼命累積很多的錢財、房舍、物質,終究目的只是滿足擁有的心情而已,心裡面其實非常憂慮的,無時無刻都在害怕失去,能撇開這種心情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有錢的人常想要買名車,才能跟他的身分相配,買了車子之後,他所得到的唯一快樂,就是人家的讚美或是用羨慕的眼光看上兩眼,換得是虛榮感覺而已,可是為了這一切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
人有沒有福報的界定,不是身上擁有多少金錢,很多人擁有很多金錢只能看得到卻享受不到,這也不算福報。總的來說,不以金錢的數目字來對比,而以可不可受用到的福來看的話,我們現代人的福是很微薄的,而現在社會又往往過分奢侈,我們消損的福報就更快了。因此生在福中要知福、惜福,不要要求過多,如果懂得再去累積福才能綿延不絕,能夠「知足常樂」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知足是純精神的,就像佛家那種「隨緣自在」的境界,而物質上的知足只是其表象。
知道惜福,是一個人「態度」的改變,而知足卻是一個人「內涵」的改變。所以我同意一個人知道「惜福」,長時間下來,就會自然地達於「知足」。所以,由惜福而知足,才是真正的知足, 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常樂」.
人活著,有三個基本的層面:生存、生活和生命。如果生存是指維持人活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生活是指人活著的快樂、幸福、享受和身體健康等;生命是指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缺了任何方面都會讓人痛苦。有的人因基本的生存需要沒有滿足而被迫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因享受過度、樂極生悲而不小心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因高處不勝寒,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而主動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