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猩紅熱
病原體
猩紅熱是由甲類鏈球菌引致的細菌性感染,主要影響10歲以下的兒童。
病徵
病發初期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舌頭表面可出現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在發病首天或翌日,身軀和頸部會出現砂紙般粗糙的紅疹。其後紅疹會蔓延至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紅疹多在1星期內消退,繼而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的皮膚會脫皮。
猩紅熱有機會引致併發症如中耳炎、咽喉膿腫、肺炎、腦膜炎、骨或關節毛病,亦可對腎臟、肝臟和心臟造成損害,和引致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傳播途徑
鏈球菌可存活於患者的口腔,咽喉和鼻子。可透過飛沫或直接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
潛伏期
一般1 - 3天。
治理方法
抗生素可有效治療猩紅熱。如出現猩紅熱的病徵,應盡早求診,並依照醫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同時服用退燒藥物,多休息和補充水分有助紓緩病徵。
預防方法
現時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猩紅熱。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以減低感染機會: 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 時刻保持雙手清潔。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應立即用梘液洗手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着口鼻,並妥善棄置口鼻分泌物 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保持空氣流通 患病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