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big5.gmw.cn/g2b/politics.gmw.cn/2011-10/10/content_2756080.htm
孫中山實業思想的啟示
晚清時期﹐孫中山基本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科場失利者﹐一位被妖魔化的充滿叛逆思想的革命黨人﹐一個大半生都在國外飄零的異類。狀元資本家張謇曾這樣評價孫中山﹕“今中山死矣﹐其功其過﹐我國人以地方感受觀念之別﹐大抵絕不能同。然舉非常大事人﹐苟非聖賢而賢哲為之左右﹐必有功過並見之處。鄙人願我國人以公平之心理﹑遠大之眼光對孫中山﹐勿愛其長而因護其短﹐勿恨其過而並沒其功﹐為天下惜人才﹐為萬世存正論。”這一評論可謂十分公允﹐我們認識孫中山應從多個側面入手﹐力避片面性﹐努力還原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孫中山。
革命者的實業救國理想
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而其終極目標都是救國﹐可以稱之為殊途同歸。
1894─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戰敗的結局警醒著人們思考救國之路。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說﹕“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而其終極目標都是救國﹐可以稱之為殊途同歸。”這是一個十分精當的看法。正是在此前後﹐孫中山由關注實業和民生的改良主義者轉而投身武裝鬥爭的革命者。起初﹐孫中山對清廷還是抱有幻想的﹐在其1894年著名的《上李鴻章書》中﹐孫中山批評了捨本逐末﹑追求堅船利炮的洋務運動﹐提出祗有通過振興實業﹑發展經濟才能救中國的經濟綱領。他認為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竭力主張要通過採用西方資本主義方式全面發展中國的農工商實業。
然而﹐李鴻章對沒有功名的孫中山的上書置之不理﹐歷史錯過了假以孫中山通過改良來發展實業﹐振興中華的機會。上書李鴻章的失敗﹐使孫中山很快丟掉了對清政府地方實力派的幻想﹐毅然決然走上了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從此﹐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以革命為本業的孫中山甚少談實業﹐認定要先破壞後建設﹐先革命後實業﹐把實業建設的任務延後至革命勝利之後。
在為革命奔走呼號的同時﹐孫中山並沒有忘記革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新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全新的中國﹐是為了最終能夠謀求中國的獨立與富強﹐從而救中國。所以﹐在1894年創立檀香山興中會時﹐孫中山在為該會起草的章程中﹐特別強調﹕“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首次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次年的《香港興中會章程》中﹐又特別加上“本會之設﹐轉為聯絡中外有志華人﹐講求富強之學﹐以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將革命的目的與中國的富強和振興更密切聯繫起來。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等在為之制定的革命方略中﹐也明確提出要通過發展教育和交通﹐“興起農工商實業之利源”。
如果說在武昌首義之前﹐實業建設還不是孫中山所思考的中心和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那麼﹐在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後﹐國家建設問題便成為孫中山思考的中心﹐其實業救國的思想也日臻成熟。尤其在辭去臨時大總統後﹐“實業”與“建設”更成為孫中山談得最多的話題﹐直至宏大的《實業計劃》出臺﹐孫中山的實業思想遂達到一個頂峰。
概括而言﹐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的實業救國思想主要有﹕“建設是革命的惟一目的”﹐先破壞﹐後建設﹐革命與建設並不相違﹔“發展實業﹐乃振興中華之本”﹐實業建設是救國的根本之道﹔“不用機器必不能發達”﹐實業救國的關鍵是要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