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當然有,不過只是被歸類為外省人。
http://www.manchusoc.org/contents/history.htm
現在台灣的滿族同胞,總計約有一萬兩千多人。其進入台灣的歷史可分為先後兩大批:第一批最早進入台灣的滿族是金朝大金國的宗室完顏宗翰後人的一支。今日台灣滿族粘氏即是完顏宗翰的後人,完顏宗翰是金朝宗室稱謂:今天的粘氏離開東北金都之後便放棄國姓改姓粘氏,將完顏宗翰改稱女真語粘沒罕為一世祖。
完顏宗翰(1078-1136年間)乃金國始祖函普的第九世孫、金景祖完顏烏骨迺的長增孫。”完顏宗翰”是漢名、其女真名為粘沒喝、漢史家簡稱為”粘罕”。
宗翰的父名撒改、撒改的父名刻者、刻者為烏骨迺之長子。宗和歷事金太祖阿骨打收國二年、天輔六年(1115-1122)。金太宗吳乞買天會元年至天會十二年(1123-1134)、金熙宗完顏合喇天會十三年至天會二十六年(1135-1148)三朝元老(均指在位年代)。太宗即位時為左副元帥、以滅北宋有功(即擄徽欽二帝北去者)。宗翰生二子:長子名真珠、次子名割韓奴。海陵王完顏亮弒熙宗自立為君後;恐怕宗室不服,皇位之爭難息,於是大殺宗室之有權位者,真珠和割韓奴兄弟乃取父名之首音為姓,改姓”粘氏”,脫離完顏帝系宗室之姓氏表示與皇位無爭,得以避禍並逐步南遷。
金朝傳至九世:哀宗完顏守緒時,哀宗本為寬厚仁慈、勤儉,有志輝宏祖業,卻無知人之明,一切朝政委予宦寺,沉迷於苟安、西撞於西夏、北逼近於大元、南阻於宋、四面受敵永無寧日,汴京孤守援絕、糧盡時自經而死。金國滅亡、蒙古南侵,宗翰六世孫粘重山擄入元朝為人質,1296年元太宗窩闊台繼汗位,啟用粘重山為左丞相。粘重山以滅南宋有功,卒贈太尉,再封魏國公。粘重山生一子名南台,粘南台事元歷任江淮安撫使、中書評章政事、卒襲魏國公。粘南台生一子溫博察兒,是為粘氏第八世祖,溫博察兒事元,官至河中府。當時元政府以華北女真人勢力太大,恐為後患,乃設法分散之:未盡漢化之女真人多被遣回東北,安置於今遼南一帶。而溫博察兒本生長於江淮之間,都已漢化,故仍留居於江淮之間,而後因倭寇為患(當在明初)乃由海路南遷至福建泉州府普江縣(今泉州市)之永寧(泉州市東南26公里、今為永寧鎮)海岸楊丹登陸,到永寧安家落戶。溫博察兒歿於永寧,是粘氏入閩開基祖;溫博察都從宗翰算起是第八世祖先,其墳墓葬於登陸楊丹海濱之高崗上,業已經福建省文化廳列為三級古蹟保護。
溫博察兒生三子:長子名子壽、次子名子祿、三子名子正。粘氏子孫自永寧稍向西遷,移居於當時普江縣的龍湖鎮,亦稱潯江,今稱衙口村,後世子孫繁衍眾多,在衙口村形成厝莊和頂粘兩個粘氏村落。在衙口村建立粘氏大宗祠,其後在閩粘氏發展的情況是:子壽一支,主居於衙口村、粘厝埔。子祿一支,主居於泉城(泉州)及南安縣一帶。子正一支,主居於蕭妃村、許婆莊、吳坑鄉、杆柄村一帶。又其後粘氏族人有的先後分遷於廈門、福州、香港、台灣及國外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
遷往台灣者,是自完顏宗翰為第一代往後數第二十二代粘德尚、粘德粵、粘德恩三兄弟。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衙口村粘厝埔登舟東渡到台灣彰化鹿港登陸,是為台灣粘氏開基三祖。他們在鹿港(今福興鄉)建立粘厝莊分頂粘村及廈粘村兩個村,現在此兩村已繁衍成二百八十多戶、四千多人,還有分別遷往台灣各地約二百多戶,也有四千多人,總計台灣粘氏有五百來戶、八千多人口。
第二批移往台灣的滿族是一九四九年隨同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的滿族民意代表;有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學者、宗教家、自由人士及公教人員和眷屬。這批來台滿族人士是大陸各地滿族中的精英。如立法委員和國大代表是各地滿族選出的代表,學者和自由人士都是知識份子,公務員和教員都是從知識份子中考選出來的優秀者,軍人也是有抱負的青年楷模,所以說是滿族中的精英。這第二批滿族据台灣滿族協會的大老們預估已經繁衍到三千多人。除了少數民意代表和公教人員公開參加滿族協會,其餘大部分跟隨政府撤退和跟隨軍隊撤退者均改為漢姓,埋沒在漢人群中討生活,但是從姓氏和籍貫仍可找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