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問題 <桑蠶之問>

2011-12-11 10:43 pm
廣東省,番 禺縣,曾經是種桑養蠶之鄉, 請問為何致到桑蠶失敗,自梳女無以為生.又是什麼年份.請指教.多謝 李慧雲

回答 (2)

2011-12-12 4:41 am
✔ 最佳答案
清末民初時期
http://automomohk.com/blog/?p=11436
話說清末時一些可以自力更生的農村女子,為了擺脫封建宗法制的男女不平等,寧願矢志不嫁。此風俗曾流行於清末民初蠶桑業比較發達的南海、順德、三水等地區,其後因天災戰亂,一些農村女子因家鄉無以為生,唯有跑到南洋一帶打俗稱「媽姐」的住家工,賺來的 一分一毫,大部分都貢獻在老家。可是回鄉後,一來因已過適婚之年,二來遠渡重洋多年後回鄉,在當時封建思想下,一樣遭人白眼,於是寧可自梳不嫁,靠省吃節用的積蓄度餘生。
自梳女不結婚,也得擇個良辰吉日,在親友面前自己把辮子改梳為新婦髮型,然後在神靈面前喝雞血酒,立下終身不嫁的重誓。「梳起」之後,終生不得反悔。可是按傳統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遂形成一些自梳女將積蓄集合來一起買間大屋住,平時互照顧,死後亦有歸宿。座落於沙頭鶴嶺大街的冰玉堂,便是由一群自梳女一起集資興建的「姑婆屋」,見證了清末民初封建思想的男女不平等悲劇。
2011-12-16 7:16 pm
有關自梳女或被稱為女傭的歷史,已經被樓上的專家解答了。本人曾經在順德碧江附近居住過大半年時間,當時是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事了。據我所知道,初期在順德一帶曾經是種植桑樹和飼養魚類為主要的農業,因為桑葉可以用來養蠶,而蠶絲可以織成絲綢;它是屬於上等和昂貴的布料。後來歐美國家發明人造絲,價廉物美,於是逐漸取代蠶絲;致使順德一帶蓬勃的養蠶業一落千丈。結果以前聞名的桑基漁塘逐漸改變為種植榨糖用的甘蔗田及菜園;但其後又因世界蔗糖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導致無利可圖。現在可能又轉為種植蔬菜和養魚了。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4: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211000051KK003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