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北京故宮有何差別?

2011-12-04 8:18 am
台北故宮。北京故宮有何差別?

一個是紫禁城 我知道是皇帝愛新覺羅住過的

但請問台北故宮 是?

那為何要取名兩個故宮?不會搞混嗎?

而台北故宮裡面的古物 是否是皇帝用過的東西?

可否為我清楚一點~*感恩

回答 (3)

2011-12-06 5:57 am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英文)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7/7e/NPM.svg/180px-NPM.svg.png
院長 周功鑫 副院長 馮明珠、周築昆 主任秘書 王蘭生 任命者 行政院院長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 7處、5室 部門資訊 成立日期 1925年10月10日 所屬部門 行政院 授權法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 員額 編制員額:358人
預算員額:294人 聯絡資訊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NationalPalace_MuseumFrontView.jpg/280px-NationalPalace_MuseumFrontView.jpg

位於外雙溪的故宮主院區全景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網站 www.npm.gov.tw 備註 3,441,238人次參觀(201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台北故宮[1],又名中山博物院,為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國家博物館,直屬於中華民國行政院,並列為中央內閣機關之一。除了在臺北外雙溪的主院區,故宮現另於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籌建南部院區。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古代中國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為設置宗旨。館內以收藏中華文化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之皇家收藏,加上後來徵集的文物,數量計682,061件(至2010年12月底)。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6%95%85%E5%AE%AE
北京故宮: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6%95%85%E5%AE%AE
參考: 料理達人BOSS的智慧
2011-12-05 4:57 pm
故宮共有三個:瀋陽、北京及台北的。
北京故宮就是把紫禁城改成博物院,作為文教及歷史景點。台北故宮就是國民黨敗走大陸之後,在台北設立的博物館,把部份從大陸帶走的文物展出,作為歷史文教之用。台北故宮乃北京故宮的延續,就好像台灣的清華大學及中山大學那樣。

瀋 陽 故 宮
http://www.npm.gov.tw/zh-tw/about/tradition.htm#01
  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這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佔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始建於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余所,300余間。


台北故宮
http://www.npm.gov.tw/zh-tw/about/tradition.htm
天下為公 故宮肇建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中收藏,質量兼備;而它的發展則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緊密相繫。中華民國建立13年後,將清朝退位的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開始清點宮中文物,並設立故宮博物院。
民國14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從此歷代皇室之收藏、宮廷稀世之珍品,咸成華夏文化遺產,世世嬗遞,普世民眾皆可自由進出宮廷觀賞國家至寶。第一任院長是易培基(民國前32~民國26年),從民國14年至20年是北平故宮的啟蒙時代。
捍衛國寶 萬里播遷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東北,平津局勢動盪,華北告急,故宮未雨綢繆,擇院藏文物菁華者裝箱儲置,為文物南遷避難預作準備。民國22年1月,榆關告緊,日軍進入山海關;民國23年1月31日故宮文物開始分五批裝箱,共19,557箱,其中包含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國子監等單位文物6,066箱分批南遷。民國23年2月,國民政府公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暫行組織條例」,故宮改隸行政院,命馬衡(民國前31~民國44年)為院長,期間開始清點運滬及留平之文物。民國24年,故宮挑選存滬文物精品,前往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民國25年12月,南京分院建成,故宮文物遂由上海移運南京朝天宮新建的庫房存放。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爆發,故宮南京分院奉行政院令,分南路、中路、北路先後將文物疏散到大後方。第一批遷運文物共80箱,大多參加過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精品,經武漢,轉長沙、貴陽、安順,運往四川巴縣,這是南路。中路,共運出文物9,331箱,經漢口、宜昌、重慶、宜賓,最後運到四川樂山安谷鄉。北路,循津浦鐵路北上徐州,轉隴海鐵路到寶雞,經漢中、成都,最後抵達四川峨嵋,搶運文物共7,287箱。
抗戰期間,故宮主要業務著重在典守維護,然其間仍辦過多次展覽。民國28年7月,故宮從儲藏在貴州安順華嚴洞文物中,選商周銅器10件、玉器40件、書畫48件、宋元緙絲各1件,共100件,運往蘇聯莫斯科、列寧格勒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民國31年12月,這批文物運回時,又參加了在重慶舉辦的「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展覽結束始運回安順庫房。民國32年12月,安順文物又參與重慶中央圖書館舉辦的書畫展,以及貴陽貴州藝術館展等。
本院的另一根源,是民國22年以北平古物陳列所典藏為基礎,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民國26年11月,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也避難走水路西遷抵達重慶。民國28年,又分別運往昆明、樂山,最後運抵四川南溪李莊。民國34年8月,日本投降,所有遷至大後方的華夏文物,又歷盡千辛悉數運回南京。
精品抵台 建館復院
民國37年秋,國共戰爭形勢逆轉,中央政府再度決定挑選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精品運往台灣,同時遷運者另有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外交部與教育部等文物檔案。民國37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軍載運駛離南京,抵達基隆。次年,第二、三批文物亦先後運抵台灣;總計故宮運台文物共2,972箱,只佔北平南遷箱件百分之二十二;中博籌備處遷運來台者共852箱,然多為精品。
2011-12-04 4:18 pm
A1: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收藏中華文化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的皇家收藏,數量達655,707件(2008年2月底)。由於館內典藏多為中國歷朝傳世之寶,遂有「中華文化寶庫」之譽,部分文獻稱之「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館」,但各家說法不同。
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故宮內的博物館,1925年10月10日在原明清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
A2:不是的,別看他很光纖亮麗,實際上已經有50年左右的時間呢!所以皇帝制度在百年前就結束了,所以皇帝無法住在這裡。
A3: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一所大型博物館,一般簡稱故宮,或另稱「臺北故宮」以茲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區別。
A4:據1925年出版的《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記載,有一百一十七萬餘件宮廷遺留的文物,包括玉器、書畫、陶瓷、琺琅、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帝后妃嬪服飾、衣料和家具等。另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
青銅器:院藏青銅器皆以傳世為主,計有5,996件,書畫類:院藏書畫計有9,120件(2004年)。

元以前書法155件

陶瓷器:院藏陶瓷器計有25,407件,其中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明代官窯瓷器與清代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收藏均獨占優勢。
圖書文獻:院藏清宮檔案文獻386,729冊件、滿蒙藏文文獻11,501件、善本書籍176,784冊。院藏的版本時代早(宋、元、明版較多)、卷帙完整、品質較好,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及部分「天祿琳琅」藏書等,多是獨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當珍貴。
工藝類:院藏玉器12,103件,著名的有:清代翠玉白菜、肉形石。漆器707件、琺瑯器2,510件、絲繡306件、織品104件、成扇1,651件 、竹木牙角雕刻651件、筆墨紙硯等文具2,379件、錢幣6,952件、雜項12,294件。 一般來講是被皇帝看過的,並不代表皇帝用過。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2: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204000015KK001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