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尊重導師如何對付?為什麼現在的

2011-11-29 7:40 pm
學生不尊重導師如何對付?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對未來沒有盼望?

回答 (2)

2011-11-30 11:47 am
✔ 最佳答案
UM... 來一次無事先安排好對白既角色扮演如何?由你扮演學生,由佢地扮演老師.
或分組抽選學生扮演老師同學生.然後再由扮演老師個位同學講下感受.
再唔後抽DD時間出尼,抽選同學待老師上堂~
我覺得呢.. 尊重...兩個字..好抽象~雖然成日聽,成日講~但係點先算做到尊重?尊重..係要做D咩呢? 或者好多人都唔識.. 就咻話學生啦~好多成年人都唔識,只係識得要求人地尊重自己~
同埋做老師既都要撫心自問,有無做到尊重學生呢?D個年代同以前唔同,老師唔尊重學生都可以,學生就點都要尊重老師~ D一個年代,好多時都講求雙向關係,父母對子女都係,老師對學生都一樣, 你尊重我既同時我都會尊重你,你同我無咩關係的話,只要你有值得我尊重既地方,我都會尊重你.
不過有時學生都好蠢GA~唔係話你做左出尼佢就一定會留意到,什至係覺得理所當然既事 ,最緊要都係要話俾佢聽,你咁做即係尊重佢,咁佢地先知. 當然..可能當中有唔少既大少爺大小姐~覺得你對佢既尊重比起佢地心入面"獲得尊重"個把尺尼講,可能有所不及都未定, 所以都係針對個人對症下藥會好D LAW~
如果係事事都淨係識得開口就數學生不是既老師,就算出發點係為學生好,但係正直反叛期既學生,肯定都唔會鐘意,有邊個會鍾意一開口就話自己唔好既人WO~老師同學生一D感情交流都無~
點解青少年覺得未來無希望~問旁觀者不如問下當事人會好D~因為我地都係以第3者角度去估估下,要追根究底先知道係咩原因先可以對症下藥~
2011-11-30 3:51 am
尊師重道與孔子 梁實秋著 尊師重道是我國傳統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說得最透徹的我以為無過於荀子《大略篇》的這幾句話:「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貴師而重傳,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傳。賤師而輕傳,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快是恣肆的意思。)直把尊師當做國之興衰的主要原因。 所謂「尊師」並不僅是對於教師個人表示敬意與慰勞,更重要的是對於教師所傳授的「道」表示重視。「道」是什麼?「道」就是我國文化的傳統,包括學術道德的全部。所以「尊師重道」四個字總是連起來說。因為「重道」,所以纔「尊師」。 不要以為師的責任在傳道,師便是泥古而且保守。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是熟習故舊的學問,知新是研討新的知識。亦即所謂博古通今。能溫故知新纔合於為師之道。換言之,為師者本身須要不斷的進修,隨時充實自己,不但充實本身的學問,而且「學不厭,誨不倦」的精神也可以為後生小子的楷模。 自從近代教育趨重專業分科,一般學子以及教師漸有偏重新知疏於溫故之勢。王充《論衡》:「溫故知新,可以為師,古今不知,稱師如何?」溫故知新,應該並重。用現代語來說,我們需要專門知識,也要通才教育。博古通今的教師纔能負起承上啟下的重擔。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語見《後漢書靈帝紀上》)所謂人師,乃德行才識並皆卓越,可以為人師表者,不懂專治一經,不必在朝在位。荀子《儒效篇》:「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蓋極形容德學俱隆之士之所以為大眾所推崇。像這樣的人師之最高的表率當然是孔子。 孔子一生的遭遇並不順利,雖然他不是沒有學而優則仕的機會。劉向《說苑‧立即篇》有一段關於孔子的故事: 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孔子辭不受,出為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我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辭而行。 (廩丘,古邑名;致廩丘以為養,以其邑之收益為供養之貲。)《呂氏春秋》也有同樣的記載,並附以評語:「孔子布衣也,官在魯司蔻,萬乘難與比行,三王之佐不顯焉,取捨不苟也夫!」這就是孔子的人格,不為利誘。就孔子不見陽貨一事而論,也可看出他的操守。像他這樣耿介的人,只好棲棲皇皇的周游列國之後,專心教誨他的生徒了。孔子弟子三千餘人,真是桃李滿天下,雖然他周游的區域不廣,大概不出今之河南山東兩省,在當時能擁有這樣多的徒眾,其聲譽之隆可想而知。 設帳授徒是清苦的事,古今中外莫不皆然。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所以他就誇獎子路:「衣敝縕袍,與衣狐貂者立而不恥心者,其由也與?」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發憤忘食,樂以忘懮。」孔子安貧樂道的作風,一直影響到如今許多人士。今之世有集體罷工要求加薪者、有集會提議自行調整待遇者,尚鮮聞教師有爭取更多的束修者。投身教師行列者。本應志不在此。 由於時代不同,今之師生關係和以往大有差異。孔子弟子三千,直及門而比較長期受教、身通六藝者不過七十餘人。孔子為人師大概有四十年的經驗。如今我們的學校教師屆退休年齡者有幾位說得出七十幾個學生的姓名?如今學校與教師之間有聘約,類似僱傭的關係,而學生近似顧客。學生人數眾多,師生接觸機會很少。我國學生素無發問的習慣,教師上課幾乎全是一人表演性質。師生的關係漸漸其淡如水。 我想教師所能得到的真正的快樂,不是區區的一點獎金,也不是一紙獎狀或一塊匾額,更不是一席飲宴,或是被邀遊園,而是看著一批批的青年學子健康的成長,而且其中很多能在學術事功上卓然有成。 孔子是一個謙遜的人。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不是天才,但是他肯用功。而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有所謂「知識上的誠實」,尤足為人師法。
參考: respect teachers and revere established ways.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22: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29000051KK002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