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對後世的影響(急)

2011-11-30 12:52 am
請問乾隆下江南後對後世造成了甚麼樣的影響呢?
希望越詳細越好
如果是網路來源請註明參考資料來源
謝謝:)
更新1:

我只要影響 不要生評啦.......

回答 (5)

2011-12-03 7:54 pm
正面影響:帶動江南文化藝術的興盛
負面影響:勞民傷財,造成後來清朝衰落的原因之一。

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18/c9405.htm
乾隆出巡往往聲勢浩大,除了大批隨扈、官員,皇后、寵妃也經常隨行,陣容龐大,不可能如想像中那麼「自由」,不過,出了宮終究不同,接觸的世界更為廣大,也拓展了視野與見聞,還是影響很大,尤其乾隆南巡對江南的文化藝術發展影響更是深遠。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g/62g01/62g0101.htm
清代至乾隆時,皇室奢華之風極盛,使國庫日竭。乾隆帝六次南巡,耗盡民脂民膏;擴建圓明園,更是勞民傷財。他又連年用兵,致令財政拮据、庫用衰竭。清初府庫存銀,康熙時五千餘萬兩,雍正時六千餘萬兩,乾隆時原有八千萬兩,但乾隆末年以至嘉慶年間,幾乎耗費淨盡。
2011-12-02 10:25 pm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帝弘歷相繼下了兩道上諭,講述欲于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大致有四點:一是江浙官員代表軍民紳衿恭請皇上臨幸;二是大學士、九卿援據經史及聖祖南巡之例,建議允其所請;三是江浙地廣人稠,應該前去,考察民情戎政,問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遊覽名勝,以盡孝心。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就是江浙的客觀環境和歷史條件。它是魚米之鄉,其經濟條件和人文條件都在全國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浙人文茂盛,是全國文化最發達地區,才子學者之多,數倍數十倍于其他省份。又是明末遺民活動的中心,反清思想和反清言行一直不斷,發生了多起文字獄。沒有江蘇、浙江這兩個省巨大的財政收入和紳衿支援,清朝的統治是很難鞏固的。牢固控制住江浙,充分利用江浙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來發展其“盛世”,這就是乾隆六下江南的根本原因。六下江南所經之地和所做之事,雖然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蠲賦恩賞,巡視河工,觀民察吏,加恩縉紳,培植士類,閱兵祭陵-六次南巡,諭免江蘇、安徽欠銀130余萬兩。總計六次南巡免銀在1000萬兩以上。-重視河工海防,把它視為六巡江南的一個主要任務。“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六巡江浙,計民生之最要,莫如河工海防”,“臨幸江浙,原因念河工海塘,親臨閱視”。這些話並非空談,而是乾隆傾盡全力大興河工的歷史實際的真實概括。幾十年大興河工的情形作了總結,主要是四大工程。第一項大工程是定清口水志,加固高堰大堤,基本上保護了淮安、揚州、泰州、鹽城、通州等富庶地區免受水淹。第二項大工程是陶莊引河工程,在陶莊開挖一條引河,以防止黃河河水倒灌清口。引河開成以後,解決了“倒灌之患”。第三項大工程是在浙江老鹽倉一帶修建魚鱗石塘,歷時三年,花銀數百萬兩,修建好魚鱗石塘4100余丈。第四項大工程是將原有范公塘一帶的土塘,添築石塘,修了三年多。這對保護沿海百姓生命財産安全,起了重大作用。六巡期間,乾隆對黃河、淮河的河工及浙江、江蘇的海塘,完成了多項工程,對減少洪災、保護百姓田園廬舍和生命安全,起了不能抹煞的重大作用。



2011-12-02 14:26:54 補充:
南巡期間,乾隆對禮遇致仕大臣和“培養士類”做了大量工作。他重新起用或擢用辦事實心頗有政績的大臣,既賜沈德潛禦詩,又為沈主持的紫陽書院題額“白鹿遺規”,並親寫長詩相賜,還加沈德潛禮部尚書銜,給俸,諭令錢陳群依其原官刑部尚書給俸。這在縉紳中當然會産生良好影響。
更重要的是“培植士類”。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增加生員名額。每次南巡,大約增加相當於每三年一次錄取的名額1/4左右。二是考試敬獻詩賦的士子。試題均由乾隆親出。
通過這六次的考試,清政府發現和培養了一批飽學之士,他們之中的一部分,有的成為政界能臣,有的學界泰斗,有的詩文書畫大家。

2011-12-02 14:27:40 補充:
特別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考取的士子中,不少人參加了《四庫全書》的編輯工作,有些人還是重要人物,對編纂《四庫全書》做出了突出貢獻。
南巡期間,乾隆還在蘇州、杭州、江寧、嘉興等地多次閱兵,檢閱軍隊操練,整飭營務,對所到之地的地方官員予以考核獎懲升降。另外,他還遊遍江南名勝,觀古賞景,悅目怡心,賦詩唱和,題字留念,廣寫匾額。
六下江南,有得有失,有利有害。通過六巡,乾隆帝相當清楚地了解江南的官風民情,又大興河工,廣蠲賦稅,禮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揚了聖恩,對爭取縉紳士民,安定江浙,保護百姓的身家性命財産,發展生産,豐富文化,創造和延續“大清全盛之勢”,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1-12-02 14:28:05 補充:
但是,另一方面,開支確實十分巨大,每次南巡,歷時四五個月,還給民間帶來了極大的騷擾。乾隆對此也很了解,他在四十九年的禦制《南巡記》裏,既講述了“西師”、“南巡”兩件大事成功的原因,又明確指出,不具備君主之“無欲”、扈駕人員之“守法”、官員之“奉公”、民人之“瞻覲親切”這四個條件,不可言南巡。

過了十幾年,他對南巡的勞民傷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軍機章京吳熊光説:“朕臨禦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
2011-12-02 6:59 am
乾隆帝六下江南史評可說毀譽參半,最大的功績是巡視河工海塘工程,最為詬病之處是耗費過於巨大,甚至有些史學家認為,因為他的南巡是導致清帝國走向衰落的原因之ㄧ,連乾隆帝本人都感到耗費過大,他在『南巡記』中告誡他的繼承人,對南巡之事要慎重,在他晚年回憶曾說:『朕臨御天下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害,實為做無益害有益。』所以當嘉慶帝打算南巡時,直隸總督吳熊光就拿乾隆帝此番話來阻止,所以以後清朝諸帝在梧南巡之事。
2011-12-01 3:49 am
清高宗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6/%E6%B8%85_%E9%83%8E%E4%B8%96%E5%AE%81%E7%BB%98%E3%80%8A%E6%B8%85%E9%AB%98%E5%AE%97%E4%B9%BE%E9%9A%86%E5%B8%9D%E6%9C%9D%E6%9C%8D%E5%83%8F%E3%80%8B.jpg/250px-%E6%B8%85_%E9%83%8E%E4%B8%96%E5%AE%81%E7%BB%98%E3%80%8A%E6%B8%85%E9%AB%98%E5%AE%97%E4%B9%BE%E9%9A%86%E5%B8%9D%E6%9C%9D%E6%9C%8D%E5%83%8F%E3%80%8B.jpg
清高宗乾隆皇帝朝服全身像(青年)首都北京皇宮紫禁城年號乾隆名弘曆(滿語:ᡥᡠᠩ ᠯᡳ,穆麟德轉寫:Hung Li)封爵寶親王出生康熙五十年—1711年9月25日(1711-09-25)出生地北京逝世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 (87歲)北京在位1735年10月18日-1796年2月9日 實際統治:1735年10月18日-1799年2月7日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
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陵墓裕陵父親雍正帝母親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皇后显示▼隐藏▲三人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繼皇后烏喇納喇氏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皇貴妃显示▼隐藏▲五人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純惠皇貴妃蘇氏
慶恭皇貴妃陸氏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貴妃显示▼隐藏▲五人婉貴妃陳氏
穎貴妃巴林氏
忻貴妃戴佳氏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妃显示▼隐藏▲四人晉妃富察氏
容妃和卓氏
舒妃葉赫那拉氏
惇妃汪氏嬪显示▼隐藏▲六人儀嬪黃氏
恂嬪霍碩特氏
恭嬪林氏
怡嬪柏氏
慎嬪拜爾噶斯氏
誠嬪鈕祜祿氏貴人显示▼隐藏▲九人順貴人鈕祜祿氏
貴人西林覺氏
貴人柏氏
瑞貴人索綽絡氏
多貴人博爾濟吉特氏
武貴人
金貴人
新貴人
福貴人常在显示▼隐藏▲七人白常在
揆常在
金常在
福常在
寧常在
平常在
那常在皇子显示▼隐藏▲十七人定安親王永璜(母哲憫皇貴妃)
端慧太子永璉(母孝賢純皇后)
循郡王永璋(母純惠皇貴妃)
履端親王永珹[1](母淑嘉皇貴妃)
榮純親王永琪(母愉貴妃)
質庄親王永瑢[2](母純惠皇貴妃)
哲親王永琮(母孝賢純皇后)
儀慎親王永璇(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早殤,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子(早殤,母舒妃)
成哲親王永瑆(母淑嘉皇貴妃)
貝勒永璂(母繼皇后)
永璟(早殤,母繼皇后)
永璐(早殤。母孝儀純皇后)
嘉慶帝永琰(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六子(早殤,母孝儀純皇后)
慶僖親王永璘(母孝儀純皇后)皇女显示▼隐藏▲十人皇長女(早殤,母孝賢純皇后)
皇二女(早殤,母哲憫皇貴妃)
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純皇后)
和碩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
皇五女(早殤,母繼皇后)
皇六女(早殤,母忻貴妃)
固倫和靜公主(母孝儀純皇后)
皇八女(早殤,母忻貴妃)
和碩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后)
固倫和孝公主(母惇妃)養女和碩和婉公主(父弘晝,母福晉烏札庫氏)大清高宗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愛新覺羅氏,名弘曆(滿語:ᡥᡠᠩ ᠯᡳ,穆麟德轉寫:Hung Li),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時出生),崩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繼位之時有在位時間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禪位於子顒琰,即為年號嘉慶的清仁宗。此時的乾隆雖為太上皇,但依然「訓政」,在宮內仍然沿用乾隆年號,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駕崩,成為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共計64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時間為61年。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3]。年號乾隆,故世稱乾隆皇帝或乾隆帝。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BE%E9%9A%86%E5%B8%9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BE%E9%9A%86%E4%B8%8B%E6%B1%9F%E5%8D%97
參考: 料理達人BOSS的智慧
2011-11-30 1:34 am
清朝乾隆皇帝曾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杭州府、揚州府,後四次還巡幸了浙江的海寧。乾隆帝的祖父康熙帝在位期間也曾六次巡視江南。
江南主要指長江三角洲地區,尤其特指江浙長江以南至錢塘江口,加上揚州一帶,江浙兩省的核心地區,有時也包含安徽東南部及江西東北部。清代前期與中期最繁華的是蘇州和揚州,還有杭州。這裡古稱吳越,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江浙兩省地盤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很多,大約只佔國土面積和總人口的2%,但它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經濟和人文在全國均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朝兩省上交的賦銀賦糧分別達到全國賦銀總數的20.8%左右和賦糧總數的30%左右,鹽課銀佔全國鹽課銀總數的68%左右,關稅佔全國稅額總數的一半。這裡出產的絲綢和茶葉歷來是宮廷內外的高檔必需品,飲食也被認為是明清兩朝宮廷菜系的正宗,至今國宴六下江南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蠲賦恩賞、巡視河工、觀民察吏、加恩縉紳、培植士類、閱兵祭陵。乾隆帝期間多次下諭,蠲免江、浙、皖上千萬兩銀子。第一次南巡時,諭免乾隆元年至十三年江蘇積欠賦銀228萬兩、安徽積欠 30萬餘兩,及浙江本年應徵銀30萬兩。二次南巡,諭免江、浙、皖三省二十一年以前積欠錢糧,又免浙江漕銀20餘萬兩。三次南巡,諭免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三省積欠錢糧,又免浙江漕銀等項27萬餘兩。四次南巡,諭免江蘇、安徽錢糧143萬餘兩及浙江13萬餘兩。五次南巡,諭免江蘇、安徽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欠銀130餘萬兩。六次南巡,諭免江蘇、安徽欠銀130餘萬兩。總計六次南巡免銀在1000萬兩以上。但是,另一方面講究排場,開支巨大,勞民傷財,負面批評不少。每次南巡歷時四五個月,隨駕當差的官兵3000名左右,約需用馬6000匹和船四五百隻,還有幾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萬銀兩,還給民間帶來了極大的騷擾。[1]仍保留相當比例的揚州蘇州菜譜。
乾隆三十年正月,皇后、令貴妃、慶妃、容嬪等人陪同乾隆帝開始南巡。閏二月十八日,抵達杭州後,皇后突然被送回北京。乾隆帝回京後,收回皇后手中四份冊寶。此後,乾隆帝雖未廢除烏喇納喇氏皇后之位,但她的待遇遠不如普通妃嬪。皇后烏喇納喇氏和乾隆帝在杭州發生了什麼,成了千古之謎。
康熙朝,由王翬主筆繪製記錄康熙帝南巡的《康熙南巡圖》。乾隆帝南巡,則由宮廷畫家徐揚照其體例繪製了《乾隆南巡圖》。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進量絹本十二卷;六年後,再進紙本十二卷。在此之前,徐揚還創作了《南巡紀道圖》,與《南巡圖》不同之處在於只畫山川風物,不畫人物。
南巡的目地為探望親生父母陳世倌夫婦。六次南巡,乾隆帝四次住於陳家安瀾園和父母相聚。

相關資料見 ''維基百科''
.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4: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29000015KK043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