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北非的土著是柏柏爾人,種族上含有部份的黑人血統,因為阿拉伯人的擴張,語言及宗教都被同化,成為意義上的阿拉伯人。
http://www.sa-cnet.com/home/news/news2003/20031011_f16.htm
阿拉伯人在七世紀進入非洲,大約400年後又有另外一批阿拉伯人遷入。在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將境內的回教徒驅逐出境後,其中一些回教徒來到摩洛哥並與當地柏柏爾人結合,使柏柏爾人阿拉伯化,這是北非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文化與習俗融為一體的主因。
======================================
黎巴嫩是阿拉伯國家,屬於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是唯一並非以伊斯蘭教為主的阿拉伯國家。
馬爾他人也屬閃族之後,不過馬爾他人並不被認為是阿拉伯人。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26/content_8252656.htm
黎巴嫩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國內黨派、教派林立,其中最主要的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根據1943年11月黎獨立時各派達成的協議,基督教馬龍派人士出任總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總理,什葉派穆斯林出任議長。議會席位和政府職位按各派人數比例分配。教派分權制成為黎國家權力結構的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派人口的此消彼長,黎原有的權力分配基礎被打破。各派之間圍繞權力的重新分配問題產生嚴重分歧,武裝衝突不斷,並直接導致1975年爆發內戰。雖然1989年10月達成的塔伊夫協議對權力重新分配作了規定,但協議所確立的政治體係依然延續按教派分權原則。
1990年內戰結束後,黎雖努力消弭內戰造成的教派、宗派和黨派隔閡,但教派分權的特殊政治架構決定了政府缺乏權威。目前,黎政壇主要有兩大派別:一是由西方國家支持的、親政府的議會多數派;另一派別是由敘利亞、伊朗支持的黎真主黨等反對派。
2006年11月,由于6名反對派部長在設立前總理哈裏裏遇害案國際法庭問題上持不同意見而退出政府,黎政壇危機加劇。
隨著2007年9月25日總統選舉日期的日益臨近,黎各派圍繞總統人選問題展開激烈的爭鬥。由于各派矛盾難以調和,黎總統選舉被迫多次推遲,致使自去年11月以來,黎總統職位一直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