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hk.chiculture.net/1701/html/b14/1701b14.html
漢族人口銳減,五胡移入中原
東漢後期,政治鬥爭激烈。外戚與宦官爭權奪利,互相殺戮,朝廷逐步喪失國家的管治職能。加上連年災荒,被逼上絕路的人民紛紛起義,其中以公元184年起事的黃巾軍規模最大。東漢王朝調集各方武裝力量,終於把人民起義鎮壓下去。此後,地方割據勢力崛起,諸侯混戰,漢族人口銳減,中原空虛。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逐步遷入中原。
五胡匯聚中原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邊疆各族向中原的匯聚,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從公元304年匈奴族劉淵起兵反晉以後,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內遷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首領紛紛起兵,還有部分漢族,在中原及西南、東北、西北等地區先後建立了20多個地方政權,其中主要的有十六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十六國」。
經過大約360年的紛爭融合,最終,隋朝統一中國。之後,唐取代隋,建立了強盛的唐朝。中華民族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鮮卑漢化啟隋唐盛世
北部鮮卑西徙南下。當南匈奴南遷時,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居大漠南北,與留下的少數匈奴等族融合,形成鮮卑父匈奴母,並具漢人血統的鮮卑拓跋氏。以後,拓跋氏繼續南進,先後建立代、北魏,以及以後由北魏分裂而成的東魏、西魏等政權。北魏曾統一黃河流域,享國祚達171年,是一個在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政權。
鮮卑的其他分支,亦分別在中原地區建立南涼、西秦、北周、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政權。而中部慕容鮮卑的一支,亦在隴右(今青海、甘肅一帶)建立吐谷渾 政權。
南北朝以後,除吐谷渾還保留其政權及名稱外,其餘各支鮮卑均融入漢族及其他各族之中。漢化的鮮卑族和鮮卑化的漢族相結合,形成以後隋、唐兩代政權的主體族群之基礎,進入中原的鮮卑族稱也慢慢地消失了。
鮮卑是中國東北古代屬東胡系統的民族之一,因居於鮮卑山得名。經考古學、歷史地理學和民族史研究,證實鮮卑山在今大興安嶺南部,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大鮮卑山在大興安嶺北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西北。鮮卑部落集團,可能在先秦時已活動於大興安嶺,而鮮卑名稱始現於東漢初年。
東漢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被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南遷、西遷,到達匈奴故地,與當地的匈奴、丁零、烏桓、漢人等混合,自此勢力大振。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霸主
十六國時期,鮮卑族中的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都先後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統治階級結成雄踞一方的政治勢力,其中,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被前秦所滅,公元386年復國,398年定國號魏。至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部,成為南北朝時強大的北魏王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政權。
胡族漢化與民族融和
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在不斷相互交往與鬥爭中自然同化。尤其北魏(公元386—534年)在統一中國北部過程,以及之後統治北方的148年裡,盡量吸收了中原漢人的先進文化,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名門大姓結合,並融入到當時的統治階層之中。
北魏孝文帝漢化
北魏孝文帝時作出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如遷都洛陽,改革鮮卑舊俗,孝文帝並身體力行,穿漢衣,姓漢姓,說漢話,提倡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通婚,從而加速了鮮卑的漢化和融入漢族的過程。在制度上,鮮卑人結合了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與中原古有的制度,形成了一些對中國後世具有重大影響的制度,諸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等,均為隋、唐兩朝所承襲。
到了隋唐時期,鮮卑族已經漢化,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