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的影響

2011-11-13 4:48 am
香港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的影響(專題研習)歷史背景200-300字,內客200-300字,情景100-150thank you

回答 (3)

2011-11-13 5:28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culture.net/0122/html/0122c30.html
  鴉片戰爭後,滿清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由於地理優越、交通四通八達,加上殖民地較寬鬆的政治環境,香港逐漸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之所,居民也受到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影響。
  孫中山在17-26歲時,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度過。這正是他革命思想的形成時期,故此香港可算是其革命思想的發源地。正如他本人於1923年2月19日在香港大學演說時指出:「我之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三十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輒閒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閎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最後總結道:「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於香港。」
2011-11-27 10:12 pm
香港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的影響(專題研習)

歷史背景:1840年發生的鴉片戰爭,一般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中國長期的閉關自守終於被迫劃上句號。國內部分官員及知識分子開始明白,不變革便不足以應對中國所面臨的千載未逢的挑戰。但洋務運動、戊戌維新相繼失敗。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清朝興起立憲風潮。(http://zh.wikipedia.org/zh-hk/%E8%BE%9B%E4%BA%A5%E9%9D%A9%E5%91%BD)
孫中山早年曾受中國傳統教育和西方近代教育,認識歐美世界較深,通曉粵語、英文、官話,曾經在香港華人西醫學院學習,曾經上書李鴻章要求滿清政府改革,後因滿清政府積弱不振,於中日甲午戰爭時,在檀香山創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後在東京合併改組為中國同盟會,擔任總理。(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4%B8%AD%E5%B1%B1)

內容:辛亥革命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3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亦可指自19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中國帝制,開啟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對中國國內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重要影響。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各民族間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4%BA%A5%E9%9D%A9%E5%91%BD)

情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於2月18日召集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籌備「香港興中會總會」。楊衢雲、謝纘泰等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香港總會2月21日成立,孫中山獲起義指揮權,底定香港興中會總會與輔仁文社的合併案。租定總會所位於中環士丹頓街13號,外懸「乾亨行」商號招牌作掩護。(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9B%E4%BA%A5%E9%9D%A9%E5%91%BD)
參考: google
2011-11-13 8:17 am
香港在辛亥革命運動中的歷史地位探討
圖片參考:http://2.bp.blogspot.com/-DAct6Hn290g/TqDurfC2ArI/AAAAAAAAAJg/swnROdV2JT4/s320/Clipboard02.png
1923 年,孫中山到訪港大,表示革命思想源於香港。(資料圖片)香港在曾在思想、組織、軍事和財政等方面對辛亥革命運動產生過全方位的影響。它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產生之地,是革命黨人建立革命組織、發動武裝起義、從事革命宣傳和籌集革命經費的重要基地,在辛亥革命運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如果說香港是對辛亥革命影響最大的中國城市,在學術界可能會引起爭議;如果說香港是對辛亥革命有過重大影響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中國城市之一,相信是不會引起異議的。

革命思想成於香港

孫中山青年時代曾先後在香港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和西醫書院讀書,包括中學2年、大學5年。這7年時間對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至關重要。

在香港讀書中間,孫中山亦曾到廣州學醫。他說:「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肄業。」這所英文醫校即香港西醫書院。他在西醫書院的同學關心焉回憶說:「總理孫中山在院習醫科五年,專心致意於學業,勤懇非常。彼於日間習讀醫學,夜則研究中文,時見其中夜起床燃燈誦讀。但最愛讀之書乃法國革命史(藍皮譯本)及達爾文之進化論,後乃知其思想受此二書之影響為不少也。」孫中山回憶起大學生活時說:「數年之間,每於學課餘暇,皆致力於革命之鼓吹,常往來於香港、澳門之間,大放厥辭,無所忌諱。」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講演。在回答他「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這一問題時,他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

1895年2月21日,以孫中山等「四大寇」和輔仁文社兩個愛國政治小團體為基礎,建立了香港興中會。1905年8月20日,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宣告成立,孫中山被推選為同盟會總理。受孫中山委託,馮自由於1905年9月抵達香港,與李自重、陳少白、鄭貫公等籌備建立了同盟會香港分會。香港興中會和同盟會香港分會的建立,使得革命黨人在香港的活動有了領導核心和嚴密的組織。

香港興中會的成立使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由談論革命階段進入實際行動階段。革命黨人以香港為基地,發動過多次推翻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的武裝起義。從1895年香港興中會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的16年間,孫中山直接策劃的南方10次武裝起義,就有6次是以香港為基地進行的。這6次起義是乙未廣州之役、庚子惠州之役、潮州黃岡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廣州新軍之役和廣州「三‧二九」之役。興中會會員謝纘泰策劃的洪全福廣州之役也是以香港為基地進行的。

在上述七次武裝起義當中,香港既是指揮和策劃中心、軍火購製與轉運中心、海內外革命同志的聯絡與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的避難場所。

革命黨人在香港發動的這些武裝起義雖然在軍事上皆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極大地擴大了革命黨人的政治影響,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影響著人心的背向,在全國造就了革命的局勢,可以說是為武昌起義的成功開闢了道路。

香港曾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宣傳重地,革命黨人創辦的第一家報紙《中國日報》於1900年1月25日誕生在這裏。該報先後成為興中會、同盟會和國民黨初期的宣傳機構。《中國日報》發佈新聞或刊登文章揭露清廷腐敗,正面闡述革命黨人的政治主張,投入論戰批駁反對革命的種種謬論,詳細報道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在革命宣傳方面發揮過很大作用。辛亥革命前在香港出版的革命報紙還有《世界公益報》、《廣東日報》和《有所謂報》等。

香港曾經是革命經費籌集和轉匯之地,在財政方面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貢獻亦不可低估。李紀堂、黃詠商、余育之等香港愛國商人曾經傾家鬻產,支持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有的甚至因此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此外,正是由於李煜堂、李紀堂等香港愛國商人慷慨資助,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才得以度過多次經濟危機,頑強生存十餘年,為革命宣傳作出重要貢獻。

香港地位絕非偶然

香港之所以能在辛亥革命運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絕非偶然,因為香港具有革命運動開展的思想基礎、階級基礎和特殊的政治環境。

念。


2011-11-13 00:18:16 補充:
more on this link: http://wenhuarenjian.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8599.html
thx :)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0: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12000051KK008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